核雕文玩之家

探秘丛台:历史胜迹与传说故事

06-20

探秘丛台:历史胜迹与传说故事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畅游河北#

武灵丛台,是古赵都邯郸的象征,中国百家名园之一,相传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 ( 前 325—前 299),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故称武灵丛台。颜师古《汉书注》称,因楼榭台阁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台上原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结构严谨,装饰美妙,曾名扬列国。现存古台雄伟壮观,是明清以来的修复建筑,虽已非原貌,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独特风格。它是赵都历史的见证,成为古城邯郸的标志性建筑。

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赵武灵王建筑丛台的目的,是为了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战国时期,赵国本是一介小国,武灵王即位后,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他们身着窄衣,以能征善战著称,武灵王遂让赵国上下都改穿胡服,勤练兵马,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但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丛台经历了无数次天灾人祸的破坏,多次改修重建,已改变了原来的规模和布局,失去了原有的建筑风格。据地方志载,自明朝中叶 ( 公元 1500 年前后 ) 以来,就修复了十多次。如台的顶部原是平台,名曰“武灵台”,明嘉靖十三年 (1534)建亭于台上,名曰“据胜亭”。清代乾隆十五年 (1750) 建行宫于台上,后在道光十年 (1830) 遇地震连台毁坏。现在所见的丛台,是清同治年间 (1862-1874) 修建的,以后又进行过重修。

现存古丛台,是一个方圆 1100 多平方米、高 28 米的三层青砖高台。第一层南北各开一门,南门高阶上一碑赫然耸立,为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 1961 年游丛台时所写的七律:

邯郸市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色开,

照黛妆楼遗废迹,射骑胡服思雄才。

太行阵地漳河外 , 烈士陵园滏水隈。

现代经营基础厚 , 武安铁矿峰峰煤。

甬道右侧的台墙上还嵌有“ 滏流东渐紫气西来”的古体大字。丛台的第一层是个院落。若从北门沿着用砖和条石铺成的踏道步步登高跨过门槛,迎门而立的碑刻,正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的一首律诗《登丛台》,背面是他的古风《邯郸行》词。1750 年 9 月乾隆巡幸江南过邯郸登丛台写道:

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

丰岁人民多喜色,高楼赋咏写雄才。

襟漳带沁真佳矣,雪洞天桥安在哉 !

烟树迷茫闾井富,为筹元气善滋培。

第一层台面距地表7米,东西59米,南北80 米,其中向南突出一段长 40 米、宽 10 米,为明代城墙残段。台上坐北朝南的五间大厅,为“武灵旧馆”,砖木结构,宽敞豁亮,是纪念赵武灵王的建筑。1931年,高桂滋师长驻军邯郸,重修武灵旧馆,馆前楹柱上悬有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联:

置酒在高台,由来慷慨悲歌地

平胡传袨服,莫负风云际会身

联中的“风云际会”四字,是指旧时君臣遇合,此处特指刘秀结交马武事。刘秀破王郎后,对更始帝愈加不满,企图把更始帝派来监视他的另一部队将领谢躬杀掉,于是置酒高台,邀谢躬及谢之部将马武赴宴,准备席间下手,但未成。宴罢,刘秀独与马武登台,用地位笼络马武,结果马武归心刘秀。惜此楹联今已无存。

室前的小亭为“回澜亭”。亭旁有古槐一株,相传是明代嘉靖年间 (1522-1566)所植,距今已有四百多个春秋。从 1939 年“邯郸武灵丛台”的照片上看,此树已老态龙钟,没有生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园林工人的精心管护下,及时浇水、施肥,古槐已焕发青春,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沿古槐东北侧的台阶而上,可见坐北朝南的一圆拱门,门楣上写有“武灵丛台”和砖雕匾额。门里边还刻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的朱红大字,流传很久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公元 8 世纪末叶唐朝德宗年间,忠臣梅伯高被奸相卢杞陷害。梅伯高之子梅良玉逃脱后,被陈东初招为家僮。陈与梅伯高结交甚密,后来梅花二度开放时,陈得知家僮即梅良玉,便将爱女杏元许配给他。卢杞又欲加害于陈,便奏明皇帝将杏元封为御妹嫁往外邦,并将陈东初夫妇下狱。到外邦和亲的陈杏元由梅良玉相送,两人一程泪一程血行至邯郸,携手登上武灵丛台,由此哭别。这个宣扬忠孝节义的故事,为游人平添了一段了解中国封建传统的趣话。



丛台上的碑刻


台之西侧, 是《丛台集序》碑, 为1922年陆军第十五混成旅参谋长何遂撰,邑人王琴堂书。文中记述了丛台历史悠久、名之来源与位置、修建概况及丛台之景点。两块碑并为一体,文近千字。该碑原址在丛台南门阶端之平台上,1989年10月易址于此。

镶嵌在据胜亭台壁周围的碑碣,有明代张承仁的七律《登丛台》、清末进士王琴堂的梅花石刻、举人李世昌 ( 少安 ) 的画兰石刻等七方,其绘画艺术也颇具独特风格。

《重修丛台记》碑,是 1932 年高桂滋在修建丛台竣工后立下的。文中赞扬了赵武灵王变胡服习骑射思欲奋发图强,一扫国人萎靡之习的尚武精神,并记述了增设台上建筑以及重修丛台的经过。碑文为高桂滋撰并书。字体端正大方,浑厚有力。此碑保存完好,已易址邯郸碑林内。

登丛台南门,右侧壁镶嵌着“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八字石刻。是1922年国民第二军军长关中胡景翼所书,“字仿六朝,虽非古物,而峰棱整洁,颇觉古气郁盘” (1933年《邯郸县志》语 )。

台下有《赵武灵丛台遗址》碑,是明万历二十一年 (1593) 立。碑阳镌有“赵武灵丛台遗址”七个楷书大字,上款为“直隶广平府邯郸县知县楚人邓云台”,下款为“万历癸巳岁孟秋之吉主簿永宁王所重同勒”。碑阴字迹风化,模糊不清,无法辨认。据有关人士回忆说,该碑原文大意是重修邯郸城记,追记修城事及四门名称。此碑原在七贤祠旧址西侧,后易址在丛台南门东墙下,紧临丛台墙基。1966 年碑被推倒,平放在园中中湖东北岸。1989年重立此碑时,碑座龟跗已断头烂额,不能复用,故又重新制作龟跗以为碑座,立于丛台西侧城墙下,供游人观赏寻味。

丛台南门外,有一对体高2.27米的石狮雄踞两侧。雄狮足踏绣球,雌狮爪抚幼狮。这二石狮是1966年从邯郸县旧县衙门前运来,后于1973年移至古丛台南门外。





七贤祠


七贤祠位于古丛台北侧,面南而立,占地总面积 524 平方米,原在从台中湖北岸,为卷棚式小三间砖木结构,无塑像,祠额为篆刻“七贤祠”三字。该祠系 1922年邯郸驻军军长孙岳等及邑绅王文山所建。据《丛台集序》碑记载:“邑有三忠祠及四贤祠……今俱废。湖之西北隅的隙地,因合建为七贤祠。”

七贤祠1945 年拆除。1980年10 月,重建后的七贤祠,正门为垂花门,上悬方毅题“七贤祠”匾额,左右为青砖头花景墙,祠为卷棚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宽五间,进深一间,顶覆黄色琉璃瓦,廊下立朱红圆柱四根,前脸为木制雕花阁扇,建筑面积 131 平方米。七贤祠,是为纪念赵国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和赵奢而建立的。这“七君子”的动人事迹,在《史记》等史书里均有记载,大体上依据史书编写而成的《东周列国志》在《围下宫程婴匿孤》等章节里,就记述了“三忠”( 程婴、公孙杵臼、韩厥 ) 为救赵氏孤儿舍身忘命的动人事迹。




邯郸碑林


邯郸碑林,位于七贤祠西侧,占地 2700 多平方米,藏碑 44 块。主要存碑有唐朝节度使何弘敬石刻墓志铭、明朝刑部尚书张国彦和夫人蔚氏的石刻墓志铭、清朝进士王琴堂梅花石刻碑、明朝邯郸城门上“三辅锁钥”碑、天然巨石碑、太白醉题图与吕洞宾画像碑等。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墓志——何弘畿之地”,“锁钥”把邯郸比喻为进入京师的一座有锁的大门,可见邯郸地理位置对于北京城的重要性。此碑为碑林今存不多见的明碑之一。



望诸榭


丛台之下的湖中心岛上,有座小巧玲珑的六角攒尖式建筑,名“望诸榭”。原址为“望诸君祠”,是清朝雍正年间为纪念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乐毅而建。乐毅,字永霸。其先世居中山灵寿 ( 今河北灵寿西北 ),赵武灵王扫灭中山,辖归赵地。乐毅系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 284 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猜忌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望诸君。诸葛亮就非常敬仰他,尝自比管 ( 仲 ) 乐 ( 毅 ),并曾把乐毅的战术应用到作战中。乐毅晚年回到故乡,效力于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并把观津 ( 今河北武邑东南 ) 作为封地赐给他。该榭因其封号而得名。清代《邯郸县志》载有邯郸知县郑文坤撰写的《望诸君祠记》曰:“按史,乐毅其先为魏将,至毅,赵人举之。会沙邱之变,适魏,为魏使燕,因仕燕。伐齐之役,齐田单用反间,惠王使骑劫代将,毅复归赵。赵封于观津,号望诸君,故至今称望诸君云。旧无庙,赵人以为憾。余为度丛台赵武灵王废苑中立祠。因曰:公之于燕,义不忍绝,其报惠王书缠绵恺侧,后数往来燕国,虽死,其神当在雁门、易水之间,何有于赵?虽然,公固始举于赵,及其忧谗畏讥,蹙蹙靡骋惟赵是依,而赵人复重,公魂魄应恋此耳。昔读《离骚》,哀屈原之志,公去燕,与屈原迹虽异而志则同。《离骚》哀怨愁苦之思一篇三致意,公之书亦往往读之废卷而叹。又况赵乃公生平始终,此地无不服其义,想见其为人者哉 !祠成记之,复系诗一章以侑神焉。


来源:邯郸文史

雪浪石是什么石材

苏拉威西蟹缸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