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天地孕育的精灵,与疾病抗争不息

11-01

天地孕育的精灵,与疾病抗争不息

说起鹦鹉鱼,大家都会想到鱼缸里那一片鲜红,其实严格来说鹦鹉鱼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界本来存在的鹦鹉鱼,因为吻部跟鹦鹉的嘴部酷似,也叫鹦嘴鱼,是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有珊瑚礁海域的海水鱼。

另一种鹦鹉鱼是由红魔鬼和紫红火口两种鱼人工杂交而来,形似鹦鹉鱼,又因其体色和形态不同,也叫血鹦鹉、金刚鹦鹉、元宝鹦鹉等等,是出现时间不长的淡水观赏鱼。它继承了两种亲鱼的很多优良基因,体色艳丽,活泼好动,跟饲主互动性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容易感染疾病,今天跟大家一起分析一番。

鹦鹉鱼之所以惹人喜爱,关键就是因为其艳丽的体色,或鲜红,或金黄,或晶莹斑斓。但好像是天妒红颜,其鱼体很容易感染白点病、黑斑病、白毛病等,使漂亮的体色大打折扣,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影响以后的观赏效果。

1、白点病。

很容易判断,就是鱼身上出现白点,是小瓜虫寄生引起的。发病早期有升温(28°以上)、加盐(0.5%--0.7%)、换水这老三样就很有效,无需再做其它治疗。

2、黑斑病。

鱼身上出现点状或成片的黑斑,是因为感染了霉菌所致,也叫水霉病。发病初期可以用盐和小苏打各半加到鱼缸里,一百升饲水约需盐和小苏打各一百克,换水后再适当添加,同时做升温处理。严重时用高浓度盐水或消炎药单独药浴,时间不能太长,十分钟到二十分钟左右。引发此症状的原因还包括受惊吓,一次换水量太多引起温度变化过快,水质恶化等其它因素。还有就是鹦鹉鱼身上发白,虽然与黑斑颜色相异,但病因差不多,治疗方法也一样。

3、鳃病。

多数品种的鹦鹉鱼嘴巴都闭合不严,给人以呆萌的观赏效果,但也因此使鹦鹉鱼的鳃部容易感染疾病,出现红肿外翻等症状。该病的初始诱因一般是鱼只数量过多,氨氮超标,再就是是PH值过高或过低等引发鱼儿鳃部分泌物增多,充血肿胀。如果饲养环境没有好转,薄弱的鳃部就会被各种寄生虫侵袭,如小瓜虫、车轮虫等,导致鱼儿呼吸困难,出现浮头现象。

安全的治疗方法还是用老三样,并通过加快换水频率改善水质,症状严重时再分缸药浴,用黄粉或其它消炎抗菌药物浸泡,一般都会痊愈。

4、头洞。

鹦鹉鱼的头洞一般是有感染了六鞭毛虫,被该寄生虫侵入了头部组织,与其它病菌一起侵蚀而造成头洞。先用老三样伺候,几天后观察鱼儿状态,如果没有改善,用黄粉药浴,或直接用棉签沾取消炎药膏涂抹头洞处,多管齐下,一般问题不大。

5、眼病。

鹦鹉鱼的眼病主要是蒙眼和凸眼,发病初期可以升温加盐,大盐一次加足(1%左右),升温要缓慢,一天升两三度比较安全,32度以上就要慎重了,不能时间太长。眼病严重时用黄粉或其它消炎药高温药浴,还可以使用我们常见的眼药水滴眼或药膏涂抹,有鱼友曾经用福尔马林给鹦鹉鱼药浴,最后治好了眼病,大家不妨试一试。

不论是哪种鱼病,注意治疗时一般需要停止喂食,药浴最好分缸操作,如果在主缸药浴,结束后用活性炭吸附药物残留3—5天,记住要将活性炭取出。采用药物治疗往往是迫不得已,最好是控制鱼只数量,适量喂食,勤换水,换水以少量多次为原则,避免指标大幅波动,总之,保持良好稳定的饲水水质是预防鱼病的王道。

文章系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编辑整理,转发引用请注明。

慈禧太后的翡翠白菜和翡翠西瓜

瓷器的种类和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