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清朝赔偿2100万银元:压力与挑战

07-12

清朝赔偿2100万银元:压力与挑战

1842年,紫禁城的宁静被《南京条约》的签署声打破,道光皇帝的面色如同乌云压城。他的内心充满了自责与愤怒,大清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败。这一切,似乎都源于他三年前的一个决定——听从林则徐的建议,禁烟销烟,却无意中点燃了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战败的耻辱,领土的丧失,巨额的赔款,这一切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在道光帝的心头。他甚至在太庙跪了一天一夜,留下遗言:“朕去世之后,陵前不准立神功显德碑,之后子孙若有丢失领土的都不许立!”

《南京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清朝必须开放广州、宁波、厦门、福州、上海五地为通商口岸,这对闭关锁国的大清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现实远比想象中残酷。2100万银元的赔款,按当时汇率约合1470万两白银,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笔赔款相当于清朝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在1841年,即条约签署的前一年,清朝的财政收入大约是4000万两白银,而1842年的期初盈余超过千万两。

朝廷突然失去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财政压力不可谓不大。

道光皇帝一向吝啬,他省吃俭用在国库里存下1000多万两白银,这是清朝最后的资本。

本以为咬咬牙用这笔银子来抵数,然而令道光感到震惊的是,国库里实际并没有1000万两白银,甚至连500万两都没有。国库里竟然只剩下一百多万两银子,整整有927万两银子不翼而飞。听闻这噩耗,道光皇帝几乎要晕厥过去,于是他气急败坏地找到了管理国库的官员,逼问他银子到底是怎么丢的!

为了填补国库的亏空,道光帝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尽罚主官。他下令,自嘉庆五年起至道光二十三年历任管库司员、查库御史各按在任年月,每月罚赔银一千二百两。这一举措,虽然在短期内缓解了财政危机,但也暴露了清朝官场的腐败与无能。

英国同意清朝分四年支付这笔赔款,以减轻其短期财政压力。这种分期付款的方式,让清朝政府有了更多的时间来筹集资金。

而这点钱杯水车薪,筹集赔款的方式远不是国库里一笔付清那么简单,清朝不得已采取了一些影响深远的措施:

  1. 增加税收:为了筹集赔款,清朝政府不得不增加各种税收,包括地丁税、盐税等,加重了民众的经济负担。
  2. 削减开支:清朝政府削减了非必要的政府开支,包括减少宫廷费用、军事开支等,以节省资金用于赔款。
  3. 举债:清朝政府通过国内外举债的方式筹集资金。这包括向国内的商人和外国的银行借款,以支付赔款。
  4. 出售官职:清朝实行“捐纳”制度,即出售官职来筹集资金。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缓解了财政压力,但长期来看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官僚体系的廉洁性。

清朝政府在1846年完成了这笔赔款的支付。

就在道光帝以为国事稍有起色之时,黄河的“千年一遇”大洪水又给了他沉重一击。洪水不仅冲毁了农田,更冲击了漕运,影响了科举考试,让本就动荡的国事更加艰难。

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道光帝的身体和精神都遭受了极大的打击。他下令暂停所有在建或未建的工程,开源节流,以求渡过难关。

然而,历史的车轮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意志而停止,清朝的历史迅速坠入下降通道……

边境牧羊犬的价格

保山南红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