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龙池砚:揭秘明清时期的制砚工艺

01-16

龙池砚:揭秘明清时期的制砚工艺

明清时期的端砚以其精湛的艺术性和优质的石质而闻名。这些砚台不仅在制作工艺上达到高度精细,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丰富多彩。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形态丰富:明清端的端砚在形状上创造了许多新形式,如蛋形、神斧、金钟、古琴、瓜果等,展现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石品优良:端砚的石质以细腻、滋润、娇嫩而著称,其中的“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石眼”等特殊石品是其标志性的特征。

雕刻精美:端砚的制作工艺包括采石、选料、雕刻等多个步骤,雕刻技艺也非常精湛,使得端砚不仅是实用的文房用品,也是艺术品。

实用性强:端砚的使用性能也很出色,研墨速度快且不损毫,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砚心的湿润,因此古人常采用呵气研墨的方式。

文化内涵:明清端砚的设计主题多样化,除了常见的仿古器皿和图形外,还包括山水、仕女、走兽、花鸟等图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审美。

独特纹理:端砚表面的石纹有多种,如鱼脑冻、青花、紫、火捺、冰纹、天青等,这些纹理增加了端砚的美感和价值。

综上所述,明清端砚不仅在石质和雕工上追求极致,还在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上展现出深厚的艺术底蕴。龙池砚制作始于唐(一说宋),盛于宋、明,久负盛名。龙池砚以雕饰龙的图案为主,其它为辅的一种工艺。龙是中国古人对多种动物和自然天象经过多元综合而产生的,具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示威等神性的一种神物。经过七八千年的演进、整合和升华,龙事实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图徽标志和文化象征。

龙池砚以其具有发墨细腻、墨色纯青、不伤笔毫、写字作画成色明晰、不易褪色、宜于长期保存的质量特色而著称。

将乐县是福建省生产砚台的重要基地,而龙池砚则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该县生产砚台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初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宋代时期,将乐生产的砚台已成为贡品。到了清代,将乐的砚台更是声名远扬,被乾隆皇帝所钟爱,并成为宫廷御用砚台。

下图珍品,是尊师三十年前在福建省边界一农家收的的一件典型明清端砚,材质温润,雕工精细,满工雕琢,笔笔顺畅,包浆厚道,岁月之迹明了可晰,查阅所有典籍不可现。不可多得的孤品藏品!

如此精品为何出现在农家?想必有太多故事可讲,细品。#龙池砚#

家养巴西龟的寿命

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