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清风一握,天工如画

10-20

清风一握,天工如画

于时则有祛灾雅制,却暑芳姿,

昔日之班姬所咏,往年之逸少曾持,

敛之不盈于把,圆也有中乎规,

出袂而轻飏自动,拂膺而凉思允宜。

观其皓茧裁容、素藤张面,

洒金星以作饰,削牙钉而为键,

紫檀戢戢而板吻无痕,玄珠圆圆而蒂垂如旋

乐与清风共作伴,乃是文人的一种情怀。抛开以清廉自喻的比德传统,将这种虚无平常的自然现象,视作一条通往清凉之地的幽径,实在是把文人追求物外之趣的精神,体现到了极致。如若执扇在手,则清风自可随取随乐、开合由心,江山明月,自在展玩也。

苏州折扇,始于南宋,明代开始有名,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记录了马勋等六位制扇名手。在中国画坛上被奉为“明四家”的吴门派画家沈、文、唐、仇均有扇面作品传世,成为国宝。

到了清代,苏州折扇发展到了鼎盛时代,各制扇世家制作出材质多样,面貌丰富多彩的作品,不但行销南北,更是进贡朝廷。2006年,苏州制扇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扇子,开合的是一个世界,上演着旧时文人的闲漫、雅趣,甚至是矫情,而这一一都是性灵的真实存在,皆乃今人可以追忆的人间往事。

王健,1981年12月进入苏州扇厂,跟随国家级“制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义林老师学习扇骨造型技艺,期間又跟随李宗贤老师学习扇刻技艺,1993年调入苏州桃花坞扇庄,从事扇骨技术指导生产管理与销售等,期间又跟随老艺人朱水根老师学习传统扇面制作技艺。至2000年,历时十九年,习成苏扇的扇骨、扇面、扇刻三大技艺。

2000年10月创办王健扇艺工作室,开始对苏扇折扇的史料、出土文物、传世文物等进行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古籍,得到诸多学者、老艺人、收藏家的佐证基础上,通过不断试验,逐步整理发掘失传的明清制扇技艺,先后恢复制作失传的明清苏扇扇骨和扇面,代表作品有“明式乌骨泥金扇”系列、“明式泥金扇面”系列、“老矾扇面”等。

从业三十余年,不断探索本行业相关领域,运用独具通晓苏扇扇骨、扇面、扇刻三项技艺的优势,归纳总结苏扇制作过程中的百余道工序,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特有的技术规范。

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苏扇文化的研究、整理、挖掘、创新、推广。2006年携数十件挖掘及创作作品,为“制扇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2010年5月与姚永强共同创作的折扇“醉卧烟霞”入选于上海世博会“亩中山水园”。

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肩负着宣传、推广与传承的重任,每年接受全国的各类采访数十次,先后带徒弟十余名,帮助和指点从业人员数十名,提高了苏扇技艺的整体水平。为国内的一些博物馆作了苏扇的保存,保养讲解并作了相应的整理和修复。

王|健|师||扇|艺|展

10月18日,“一握清风,天工若开——王健师徒扇艺展”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馆开幕。王健先生携门下弟子带来包括扇骨、扇面、老扇子在内的百余件作品亮相长安。

本次扇展从10月18号开始,10月24日结束,大家除了欣赏到王健师徒制作的精美折扇之外,还能亲眼看到王健师徒在现场的制扇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一个人的苦行,道路虽然幽远曲折,但我们一直在前行......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折扇成为我们的“文化”

而不是博物馆里面的“文物”

宠物医生培训班学费

怎么教虎皮鹦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