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介绍白欧泊,其中说到与黑欧泊的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底色,那是不是只有黑底色才是黑欧泊呢?这期正瀚说石也跟大家一起来帮黑欧泊洗“黑”。
黑欧泊不一定是黑色
黑欧泊一直被“黑”,因为大家都以为只有黑乎乎的才能称得上“黑欧泊”, 其实黑欧泊是指在深色的胚体色调上呈现出明亮色彩的有彩蛋白石,当然这个深色的胚体色调,常见为钴蓝、靛蓝、藏蓝、深绿、深棕等颜色,也包括中灰、烟灰、蓝灰等色。
因为黑欧泊在变彩蛋白石家族中身份非常特殊,价格相差较大,业界为此制造了所谓的体色表,又称“欧泊体色比色卡”,以N1-N9的划分,其中N1-N5才成为黑欧泊(也有商家以N1-N4为严格标准,目前这个仅作参考)
黑欧泊的历史
黑欧泊出产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莱顿宁瑞奇(Lightning Ridge又称“闪电山脊”),是最著名、最罕见和最昂贵的欧泊品种。
黑欧泊被发现这至今也只有短短的200多年的历史。在1903年,一个叫查理,内特尔顿的矿主在澳洲的闪电山脊的地方,开采了第一批的黑欧泊原矿。黑欧泊是从白垩纪早期的黏土石、沙泥岩、黏土砂岩层和透镜状地层中发现的,生长的母岩多为黑色的,所以导致黑欧泊深色的底色。
1906年的英法国际博览会上,一位年轻的珠宝商把一枚至今为止被发现的最漂亮的黑欧泊赠送给了当时的英国亚历山大皇后,这枚黑欧泊重达14克拉,被人们认知为“皇后石”。此后黑欧泊风靡了欧洲的上层社会,也很好的打开了欧洲的珠宝市场,成为世界公认的十大贵重宝石之一。
提到黑欧泊,那不得不提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未切割黑欧泊原石“哈雷彗星”,曾在中国展出过,于1986年在澳大利亚闪电岭矿区被发现,原石重达1980.5ct,虽然部分部位被外皮所包裹,但难掩其本身深蓝的底色和璀璨绚丽的色彩,可从不同角度直观的看到部分裸露出的“肉质”,展现仿佛银河般的色彩变彩效果。
黑欧泊怎样分辨品质?
其实黑欧泊并不完全是指一整块“黑不溜秋”的状态,也不只是越“黑”约贵。同样跟白欧泊一样其价值高低皆与其虹彩现象的状况有直接关系,变彩效果越明显面积越大分值越高。浓烈鲜明的深红、橘红、黄变彩与黑色底面的跳跃色彩搭配是最高级别。
其次检查黑欧泊表面的透明度,宝石表面是否有模糊晕开的感觉,透明度越高分值越高。各色斑点鲜明浮现游动,给人印象越鲜明浓烈评价越高。还有就是检查是否有裂痕或其他的包体杂色。
黑欧泊的“整容法”
由于黑欧泊的价格一直处于“天价”,所以黑欧泊人工合成或染色的比较多,购买的时候需要注意了,面列举几个常见的黑欧泊“整容法”让大家参考:
二层石:两层石和意思就是上层是体色浅而透明的白欧泊,然后用黑色胶粘在深色的铁矿石上,从而使原本体色较浅的白欧泊在黑底的映衬下色彩变得犹如黑欧泊般地鲜艳美丽,而价格却不到黑欧泊的二十分之一,通常正规的欧泊店会注明是“Opal Doublet”。
区分二层石的时候看下欧泊侧面基岩与欧泊的连接处是否整齐,如果太整齐有可能是二层石。而对于包镶好了的首饰,一旦侧面的拼接缝被掩盖起来后,没有经验的人就不容易识别了,所以购买包镶的欧泊珠宝一定要谨慎。
三层石:其实三层石就是在二层石的基础上,顶部再覆盖一层透明亚克力蛋面,整颗看上去大气,富有玻璃光泽。同样分辨时看侧面的拼接缝,顶部多为无色弧面,亚克力呈现非常明显的透明感,手感会较轻。
糖醋染色:糖醋染色也是常见的黑欧泊“整容法”,常采用埃塞俄比亚或南澳安达摩卡矿区的特殊欧泊矿石,这种原料变彩较浅,孔隙较多,用糖液将劣质白欧泊染黑,可以制成色彩强烈的黑欧泊。
染色欧泊的黑色往往沉淀在彩片或球粒的空隙中,用放大镜和顶光源观察宝石则有黑色尘埃斑点,黑色部分具有明显的颗粒状结构,变彩也不太自然。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了解到黑欧泊的相关知识,下期我们将会介绍“热情似火”的火欧泊,欢迎继续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