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椰壳、橄榄核、桃核、葫芦等原材料上进行雕刻和创作,这些或者源于唐代、或者源于宋代、或者源于明清,大家都见过几种呢?
椰子在海南的种植历史,至少有2000年以上,除了椰汁、椰肉可以食用,用椰壳精工制作的椰雕更是海南特有的工艺品。
海南椰雕最早可追溯到唐宣宗大中元年(即公元847年),当时有《粤东笔记》中记载,李德裕(就是“牛李党争”中的李德裕)被贬居崖州时,曾按当地习俗,将椰壳锯正制成瓢、勺、碗、杯作为吃喝用具。
而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也曾记载:椰子树,亦类海……有圆如卵者,即截开一头,沙石磨之,去其皱皮,其斑斓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
至于当成酒杯,唐代诗人陆龟蒙则写有“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的诗句用以佐证。
到了明清时期,特别制作的椰雕一直被作为珍品进贡朝廷,赢得“天南贡品”的美誉。
海南椰雕一般经过设计、选材、开料、雕镂、造胎(以铜质或锡质为主)、镶嵌、修饰、打磨、上漆、贴金、装饰等工序。
不过现在的海南椰雕,制作宗旨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少数人可以享受的珍品。通过在椰壳、椰木和椰棕上施刻,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可以变废为宝,体现物尽其用的原则。
另外,海南椰雕技艺的不断普及,非常适合海南各地的家庭手工劳动,既可以增加当地民众的经济收入,又可以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2007年7月,海南椰雕入选第二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了2008年6月,海南椰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州榄雕,是以乌榄核为基本材料,在上面细腻、精微地进行雕刻,形态小巧玲珑,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生动。
说到发源地和时间,广州榄雕准确地说应该是广州增城榄雕,起源于广州市增城区的新塘镇,早在明代就已盛行。
到了清代咸丰四年(即公元1854),还出了一件珍品——广州增城新塘镇老艺人湛谷生(又称菊生),他创作的榄核版的《苏东坡夜游赤壁舫》,作品工艺精巧,所雕人物情态各异、栩栩如生,成为现代人了解古老的榄雕工艺的载体。
补充一下:桃核版的《东坡夜游赤壁》也是广州人创作的,作者名叫陈祖章,创作于清代乾隆年间。
整体上看,广州榄雕的形式大致分为座件、挂件、珠串、核舟等几个大类,讲究保持橄榄核原本的色调和光泽,喜欢满工——就是将整个榄核都雕得满满的。
至于雕刻手法,主要借鉴广式木雕中的薄意浮雕以及牙雕的镂空雕,手法精细,所以只能慢工出细活。
广州榄雕的作品特点,特别注重人文思想的融入,多将佛道人物、历史故事、民间生产等场景等融入创作之中——北方也有榄雕,南方与北方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突出人物的风格。
2008年6月,广州增城榄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潍坊核雕,是以桃核为主要材料——这一点跟前面两种雕刻的材料又不一样,是流行于山东省潍坊地区的一种传统雕镌艺术,起源于清代末年:山东潍坊诸城县核雕艺人张大眼,常年在宫廷负责雕刻朝珠、捻珠、手串、佛珠等,后来清廷式微,皇宫里包括核雕艺人在内的各种能工巧匠,大都受到冷落而流散各地。
大致在1880年,张大眼从北京流浪回到山东诸城,仍以刻雕刻为生,同时还广泛传授核雕技艺,从此慢慢推广开来。
潍坊核雕的作品以佩挂、扇坠、念珠、耳环、手串、纽扣、印章等七个品种居多,布局严谨、刀法细腻、形象逼真,呈现出一种纳天地万物于方寸之间的博大气象。
主要题材大致有:
2008年6月,潍坊核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昌葫芦雕的全称应该是山东省聊城市东昌葫芦雕刻——这又是另一种雕刻的原材料。
东昌府区从汉代就开始种植葫芦,而且以盛产质量上乘的葫芦而闻名,东昌葫芦雕刻作为一种民间技艺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但也有另一种说法:起源于宋代,宋代王合尚所创。王合尚是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年老时回到东昌府的家乡,王合尚便在家乡的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蓄养自己喜爱的蝈蝈。后来东昌民众纷纷效仿,东昌葫芦雕刻便由此流传开来。
东昌葫芦雕刻用料考究,刻工纯熟,图案丰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根据《中国葫芦器与鸣虫》中记载,东昌葫芦雕刻在明、清时期兴盛一时,曾经是东昌农家生产和补贴家用的重要商品。
到了20世纪30-40年代,东昌葫芦雕刻作品还曾远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关于选料——就是选葫芦,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扁圆葫芦”为主,大体分为三种:
东昌葫芦雕刻的题材内容比较丰富,但以花鸟、虫鱼、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特别出名的作品,比如《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等等。
2008年6月,东昌葫芦雕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椰壳、橄榄核、桃核、葫芦等上面进行精细雕刻和艺术创作,却都能做到布局严谨、刀法细腻、生动逼真;都能在方寸之间,却能呈现出一种纳天地万物于方寸之间的博大气象;都具有鲜明的风格特色,成为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