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是从古到今中国民间最为普及的游戏之一,也拥有悠久的历史。桃花石杂谈还记得小时候,每年冬天一过,外面就总会摆起象棋摊,一些棋艺高超的邻居每天一下班就坐在一起对弈搏杀,每下完一局还相互探讨局中得失,确实非常有乐趣。而与中国类似的是,在世界很多其它国家,也流行有和象棋相像的游戏,其中流行最为广泛的就是国际象棋了。而国际象棋和象棋的类似程度确实高的吓人,所以认为这两种智力游戏有共同起源是目前国际上的普遍看法,但对于这两种游戏究竟是谁先起源,各方的看法却很不一致。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方面的各种说法吧。
其实象棋这个词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屈原的《楚辞》里就有“菎蔽象棋,有六博些”的诗句。不过现代观点普遍认为,虽然当时已经出现了象棋这个名称,但战国时期“象棋”一词的含义和我们现代所说的“象棋”是不一样的。根据东汉文学家王逸为《楚辞》作的注,《楚辞》里“象棋”的意思是象牙做的棋子。而当时的这种游戏,其实应该是一种被称为“六博”或者“樗蒲”的游戏。
如果说起来,六博或者樗蒲和象棋也有一些相像之处。他们也可以被称为是棋类游戏,也有棋盘和棋子。而且其棋子也分不同兵种,有枭、卢、雉、犊、塞这五个兵种,决定胜负的方式也和象棋有类似的地方,即杀死对方的“枭”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这和象棋以杀死对方的将帅为首要目标是非常像的。
但六博或樗蒲和象棋却又有非常本质的区别,即它们其实更类似一些广义的桌游,或者说它是一种掷赛游戏。它行棋要通过投掷类似骰子的东西,投掷的结果决定如何行棋,然后双方互相嬴筹码,也就是说它的游戏成分更重一些,斗智的成分则相对淡一些。
另外在公元6世纪,北周武帝宇文邕还创立了一种被称为“象戏”的游戏,并专门写了一本《象经》介绍其玩法。其棋盘有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个区域,通过投掷六根一面削平的劈木决定棋子走的步数,总共有64种步数变化。所以象戏虽然名字和象棋非常像,但似乎也是一种掷赛游戏。因此明朝学者方以智在其所著的《通雅》一书里,曾说“周武之《象经》,非今之象戏也”。所以严格地说,这些“象棋”和“象戏”里有今天象棋的影子,但和象棋的差异也还是挺大的。
说完了早期古籍里对“象棋”的记载,我们再来说说国际象棋的起源。目前国际上的主流观点认为,国际象棋最初发雏形是公元6世纪流行于印度的恰图兰卡(Chaturanga)。当然这种棋和现代的国际象棋也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但它也是同不同兵种组成,根据一些记载恰图兰卡的棋子分为四个兵种,即步兵、骑士、大象和战车,而且其胜负也决定于能否吃掉对方的某一个核心棋子,也就是类似“王”这样的棋子。而且最关键的是,它是像现代的棋类游戏一样,由双方直接根据规则拿棋子在棋盘上走棋,另外当时恰图兰卡的棋盘已经是8X8的棋盘,这和现代的国际象棋基本一样了。
后来恰图兰卡顺着丝绸之路向西传到了波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在公元600年前后,这种游戏在萨珊波斯开始流行起来,当时它被称为“沙特朗”(Chatrang),其实也就是恰图兰卡的音译了,现代这种棋也被称为波斯象棋。而在几十年之后,萨珊波斯被阿拉伯帝国灭亡,但沙特朗这种游戏却也因此被广泛传播到了伊斯兰世界,之后又通过伊斯兰世界传入了欧洲。
而在欧洲,因为这种游戏是从伊朗传来的,而伊朗的国王曾经长期被称为“沙阿”(Shah),同时这种游戏又是以杀王为决定胜负的标准,所以在欧洲许多语言里Shah这个发音就成了国际象棋的词根,后来逐渐演化成了国际象棋现代在一些欧洲语言里的名称,即Chess。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象棋实物发现于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汗,时间大约是公元760年左右。最早的棋谱发现于阿拉伯地区,时间大约是公元840年到850年之间。不过现代的国际象棋规则其实是在公元15世纪前后在南欧真正成型的。比如国际象棋里“后”这个棋子就是在欧洲出现的,它取代了之前波斯象棋里的“维齐尔”,也就是“宰相”这个棋子。而“兵”、“象”和“后”的行棋方式也都是这一时期在欧洲确定的。
而真正和现代象棋规则类似的中国象棋,则是最早出现在晚唐时期的宰相牛增孺所著的《玄怪录》一书中。因为这段记载出现于书中所讲的一个发生的中唐宝应年间的故事,所以这种象棋被称为宝应象棋。根据记载,宝应象棋的棋子“悉高数寸,雄姿罕俦”,也就是都是立体象形,用金铜制成,有王、车、马、卒、士、将六个兵种,和现代象棋已经非常类似。
但宝应象棋似乎没有“炮”和“相”这两个兵种,而且因为是在《玄怪录》的一个故事里提到了这种游戏,所以其具体规则现代并不清楚。但从文中描写的细节来看,宝应象棋的马似乎是走2X3对角线,和现代象棋不太一样。而真正与现代象棋兵种和规则基本一致的象棋则应该是出现的宋朝时期,现代出土且得到公认的最早象棋实物也是宋朝的金属象棋。
所以综合来说,“象棋”这个名词在中国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似乎它的规则和现代象棋确实差异很大。而印度的恰图兰卡出现的时间又似乎比和现代规则比较接近的象棋出现的时间要早一些。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可能象棋是在恰图兰卡传到萨珊波斯之后,由和唐朝来往密切的波斯传入中原,最后经过中原的改造,最终形成了中国的象棋。这些学者认为,中国象棋走在交叉点而不是格子里就是受到围棋影响的结果。
但这种说法可以说完全是基于象棋和国际象棋类似所做的推论,并没有文献或者考古实物证据的支持。而同时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因为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六博和象戏这类有不同兵种组成的棋子游戏,所以也有可能是六博和象戏这类游戏在早期从中国传入印度之后,在印度演化成了恰图兰卡,所以从这个角度,国际象棋的源头反而是在中国。另外中国民间一直有象棋是韩信在汉3年(公元前204年)冬天为了预先推演即将到来的大战而发明的说法,后来这种说法被一名美籍华人学者戴维·H·李(David H. Li)推广到了国际学术界。另外在1980年代,还有苏联学者提出国际象棋8X8的棋盘源自中国易经的思想,64格对应易经的六十四卦,黑白对应阴阳。但这类关于象棋发源于中国的说法也缺乏任何可信的文献和考古实物支持,所以在国际上也没有得到广泛接受。
总体来说,目前国际上的主流倾向于认为包括国际象棋和象棋在内的各种类似棋类游戏都源自印度的恰图兰卡,但恰图兰卡及其衍生的棋种传入中国缺乏证据支持,所以只是假说。而中国象棋最早确定出现的时间是不晚于公元9世纪,它和之前曾出现的六博和象戏之间可能有一些传承关系,但却也是差异很大的不同游戏。至于象棋和国际象棋这两种非常接近的智力游戏在早期究竟有过什么关联,恐怕还需要更多考古证据才能得出更加确定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