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我不是“小鱼儿”,我有我自己的名字

06-09

我不是“小鱼儿”,我有我自己的名字

青鳉、宽鳍鱲、鳑鲏、白缘䱀、

花鳅、虾虎鱼、拟鲿,

这7种身边的鱼,你能读对3种,算我输!

平均体长不过10厘米,

头尾一体相连,身附鳞片,用腮呼吸......

这是我们对一条小鱼儿的基本认知。

在小鱼儿眼里,

它的世界有汪洋大河,有四方劲敌,

也有“人形巨兽”。

如果不是走近看了看它们的生命形态,

我们可能意识不到,

子非鱼,但一呼一吸间,

生命的本质也许是相通的。


6月7日,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0自然通识课第四课,走进了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身边的鱼》作者张国刚的工作室。

他的工作室里,有数十种鱼类,除了鱼缸里灵动的身姿,我们从张老师的绘画里窥见了从溪流水表层到底层生活的7种鱼,都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我们却感受到了7种“鱼生”。

鱼生短暂,每条鱼都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身处鱼米之乡的你,了解它们吗?


01 青鳉

“初次见我,就能看见一双迷人的眼睛”

在我国的淡水水域,广泛分布着一种非常常见的小型淡水鱼类,因体型较小,它们经常被误认为是其他鱼类的幼体,这种小鱼就是青鳉。据记载,中国有1300余种淡水鱼,而青鳉则是中国最小的淡水鱼

小鱼儿的活动区域就像人类居住的楼房,如果说生活在深海中的鱼居住在40层,那么淡水鱼,就住在5-6层。青鳉生活在淡水浅水处,相当于位于水表1层的区域,它以漂浮在水面的有机碎屑为食。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细小的身躯前端有一双几乎占据整个头部的眼睛,眼圈周围会闪闪发光,犹如一双迷人的“星星眼”。

青鳉在水面游弋时非常灵活,能悬停于水中,受到惊吓时迅速移动,潜入水草深处,警报一解除,重新回到水面。虽然以前我们在普通的小溪以及稻田沟渠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但现在它快要被列为“濒危物种”了,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02 宽鳍鱲

“别问,一问就是游泳健将”

宽鳍鱲也是生活在水面上层的小鱼儿,它虽然看起来色彩斑斓,但性格十分凶猛,还拥有十分高超的游泳技能。宽鳍鱲分布比较广泛,在中国南北方均常见,它们喜欢成群游弋以捕捉水中的浮游甲壳或天空不慎落入水面的小虫子为食。

宽鳍鱲因分布广泛,体型也因水域环境大不相同,例如我们在湖北南部山区看到的宽鳍鱲就比鄂东大别山水域的宽鳍鱲体型大很多。一般宽鳍鱲的个体约为14厘米,最大个体可长达20厘米。


03 鳑鲏

“我才不是菜市场的小鳊鱼”

小时候, 鲤鱼的地位似乎很高,只有在重大节日或贵客来访时,才能在餐桌上见着。那时还不知道,在一千多种淡水鱼中有一半与鲤鱼同一个目,被统称为鲤形目,而其中,就有一种小型鱼类,分布广泛,经常被误认为是小鳊鱼的小鱼儿,其实它们是鲤形目鲤科中的鱊亚科类群。

它叫鳑鲏,又称四方皮、镜鱼、彩圆儿。体型宽阔,侧扁,难怪不认识的人都会把它当成菜市场里的小鳊鱼。鳑鲏在武汉很常见,它还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习性——给小鳑鲏找“养父母”。

每到繁殖季节,雄性鳑鲏们就会四处寻找健康的蚌壳,以备雌鱼产卵而用,它们与蚌类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在野外,优质合适的活体蚌属于雄性鳑鲏必争之物。我曾围观过一对雄性鱼的斗争,旁边数条雌鱼水中围观,不相上下十几分钟后,最终失败者离去,优胜者拥有蚌、那小块水域以及对蚌感兴趣的雌鱼。


04 虾虎鱼

“不吃素,我是淡水中的小猛兽”

一片清澈的水域,水面上鱼群游弋,寻觅着食物,而水底的卵石间几个匍匐着的小身影却在互相吵闹,时不时还会互相威胁打斗一番。它们互不相让,鼓起腮帮张开大嘴撑起背部的帆鳍,猛烈时还会直接冲上去,直到认输的一方逃离。

这是一群很有趣的小鱼,个头虽小,却天生一副凶巴巴的样子。事实上它们确实是“称霸一方”的捕食者,不小心闯进它们势力范围的小鱼小虾都会被它们一口吞下,因此它们有了一个很响亮的名称:虾虎鱼——专门吃虾的“老虎”。

在我国,淡水虾虎鱼除少部分高原地带外,几乎各个水域都有分布,而且种类繁多。在武汉大大小小的湖泊池塘中就生活着几种迥异的淡水虾虎鱼,例如:子陵吻虾虎鱼、黏皮虾虎鱼、波氏吻虾虎鱼等。


05 花鳅

“我身上的斑纹,来自大自然艺术设计师

在沙粒构成的河底,生活着一种有趣的小型鱼儿,如同面条般细长而且侧扁,大部分身披花斑,性格温顺胆小,群体聚居,野外却不易看到。因为它们都有一项天生的逃窜技能——沙遁法,只要有一丝风吹草动就会迅速钻进沙粒间,把自己整个的埋在河底的沙床上,只留出一对小眼睛观察着水中以及水面上的动静。

我们对这种鱼有个统一的称呼“花鳅”。作为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的鱼儿,它们放弃了在宽阔水域游弋的快乐,安心地趴在沙滩上,扭动着细长的身躯,吞吐着身体下的砂石,过滤着其中的有机质,与世无争得如同一群低头啃食杂草的绵羊。

其实仔细观察花鳅,就能发现它的美丽,特别是从头至尾密布大小不一似乎随性的斑块,虽看似随意却有着一定规则,与身体完美组合没有一丝突兀,可以看出明显的上中下三组。


06 白缘䱀

“我的梦想是面朝卵石,避世而居”

水下是一个不同于我们的异世界,各类生物施展着各自的技能与天赋繁衍生息,在它们之中,有一选择了一种隐者的生活方式,“避世”而居,即使是不小心暴露了身形,也会用最迅速的方式重新隐藏起来,白缘䱀就是这样一位“隐者”。

运气好时,在野外偶尔能发现它们的只鳞片爪,而能找到它们,只能算是个意外了。白缘䱀体型很小,生活于溪流卵石块之间,每次都是连着大大小小的卵石稀里糊涂地被带出水面。

它头扁嘴阔须长,粗短身形,尾鳍圆,其他鳍弱化,游动时犹如蛇形,眼睛极小几乎退化,因此它的视力不好,主要靠触觉活动。


07 拟鲿

“虽然我的名字容易给人遐想,

但我是野生动物,不能尝!”

拟鲿和白缘䱀一样都生活在淡水层底部,它的身形细长,背鳍在前,触须很长,看起来很像动物的尾巴,所以很多地方俗称它为“牛尾巴”。

拟鲿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十分警觉,拥有感官“探测器”,总是躲在石缝里,一旦感觉到动静或嗅到食物的味道,就会用触须四处“扫描”,主动捕捉食物。

虽然拟鲿名字很容易让人产生遐想,但其实所有的野生鱼类都属于野生动物,是禁止食用的。野生鱼体量小,寄生虫很难被发现,而且有的鱼在特定时期还可能会产生毒素,贪图口腹之欲是有风险的。因此,我们提倡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野生鱼,任何一种野生动物都不能食用。


x 误解


7种鱼,代表着7种生命形态,

原来它们也有自己的脾气、性格,

乃至“社交朋友圈”。

自然通识课中,张国刚老师还纠正了

不少大众对于“鱼和水”的误解,

来,一起更新下知识体系吧!


Q1: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那么小鱼是大鱼的小时候吗?

小鱼不是大鱼的小时候,二者不可混为一谈。事实上,小鱼是淡水中的“基础物种”,中国有1300余种淡水鱼,我们常说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是小鱼儿的亲戚,只是种类不同。


Q2:“水至清则无鱼”这种说法正确吗?

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水越清的地方,鱼越多。鱼儿是水环境的一种生物指标,水越浑浊,说明水质可能越差,鱼就会越少。

相反有的地方鱼的数量可能很多,但鱼种单一。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由于水环境的持续破坏,只有少数几种对环境耐受力强的幸存下来,并迅速的占据空缺下来的生态位,单一鱼种的数量在短期内骤增的缘故。


Q3:我们常见的网红“亲嘴鱼”,真的是两只鱼在谈恋爱吗?

这也是人类的主观臆测,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很有可能是两只“公鱼奶爸”在PK,和虾虎鱼一样,在看似“耳鬓厮磨”的互动间,暗自较劲。


Q4:在武汉,能在溪流里找到以上那些小鱼的踪影吗?

武汉的溪流其实并不少,只是因为城市的扩张,一些溪流就消失了。倒是靠近山区地带还能看到天然状态的溪流,虽然这些溪流看起来环境很好,但水里面的状态并不一定很理想,这是城市周边很普遍的一个状况。

在武汉一些景区,由于早期建设时对溪流没加以保护,导致栖息地被破坏,原生鱼种消失,所以要找到这些小鱼儿,从保护我们城市的“毛细血管”——溪流开始。

或许大家不知道,溪流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之一,所有的淡水的源头都来自溪流,大江大河都是由涓涓溪流汇聚而成。


一个小时的直播,在张国刚老师的娓娓道来中,我们犹如置身“鱼翔浅底”的微观世界,长江日报APP、武汉广播电视台见微平台上近40万网友在线围观。直播末尾,张老师直言,其实生命的本质和快乐都是相通的,看见鱼就如同看见我们自己。我们是从自然中来,了解自然,认知自然,就是认知自己,同时应该找到一条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方法。

一条溪流的热闹与否,一条小鱼的消失与否,都与每一个地球公民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从2012年专注画鱼到撰写系列科普读物《身边的鱼》《野鱼记》《中国原生水彩绘》等,张国刚用了近10年时间,向大众展现了他眼里的“鱼世界”。而今天,你是否看见不一样的属于你自己的“自然世界”呢?


///

内容来源 | 公园客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融媒体中心

宠物美容师招聘网站

玛瑙石原石图片 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