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娇的假猞猁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日前,写了一篇关于古代中国人用猞猁狩猎的文章,中间为了弄清猞猁是不是释迦的护法兽这一问题,经朋友介绍请教一位修行中的大师。不幸的是大师的教派似乎并不了解此事,他认为我可能是把猞猁和舍利的概念弄混淆了。
这件事只能存疑,虽然如此,大师却对老萨颇有赞誉,说讲清猞猁和国人的渊源,有助于保护这种濒危的动物。人们为了猞猁的毛皮对其大加杀戮,有违众生平等之道,大师曾专门写过文章呼吁不要干这样的事情。
大师专门发了他的文章给我看,果然字字珠玑,慈悲为怀,但是……等我看到大师配的猞猁,感到一阵疑惑。
这个肯定不是猞猁。
这撮长毛不是装饰性的,曾经有好事者把猞猁的耳朵毛剪了去,结果发现它完全听不清东西了。这简直是和一些家伙剪掉猫胡子导致猫咪撞墙一样的恶作剧。
那么,大师展示的,会不会是一头被人把耳毛剪掉的猞猁呢?
兔狲属于猫科兔狲属,也是本属唯一还在地球上生活的动物——猞猁属于猫科猞猁属,但二者都属于猫亚科,所以算是不太远的远亲。它们都在草原和高原上生活,而且数量稀少,所以大师没有分清也属正常。
当然,如果现场看到,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比如兔狲有一条长尾巴,而猞猁的尾巴短得和兔子一样。关键是猞猁通常可以长到五六十斤,而兔狲只有它十分之一那么大,和家猫的体重差不多。
兔狲是一种我们不太了解的动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似乎只有突厥记录过和它们打交道的事情,据不可靠传说,“兔狲”一词就是突厥语“站住”的意思,兔狲敏感而好奇,你对它大喊站住,它会真的站住就地观察,因此而得名——这件事我认为不大靠谱,如果当时突厥人喊的是“大爷”或者“哥们儿”估计兔狲也会站住,那怎么不叫它大爷或者哥们儿呢?
体型与体重失衡,昭示着兔狲是一种充满矛盾的神秘动物。
是不是人类专门猎杀兔狲,导致其丁口稀少呢?人类的确对其有所猎杀,但并没有特别“照顾”,而兔狲是一种机警的动物,千年的进化导致今天你无论用中文、英文、法文还是俄文喊“站住”,它们都不会站住,而是一头钻进洞子里,那抓起来可就费了劲了。
真正导致兔狲稀少的原因是它们的领地居然大到不可想象——一对兔狲最少需要28公顷的领地,否则在草原脆弱的食物链中,它们就抓不到足够的鼠兔或土拨鼠来生存了。
所以兔狲虽小,却是个大地主。
而兔狲还有其他自相矛盾的属性,比如——
兔狲看来笨笨的,实际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因为它们性格好斗,经常以小博大,以至于有人给它们起了个外号,叫做“猫中鳌拜”。
其中一个典型事例是兔狲不屑于干挖洞的事情却喜欢住在洞里,它们采用的方略是吃掉土拨鼠后占据其洞穴作为自己的居所,这种夺舍的事情,一般动物干不出来。
兔狲虽然看来萌萌的,但根本不愿意亲近人类,上图的情景绝无仅有(图中的主人是个俄罗斯人,捡到四只兔狲当成了猫养,最终因为恐惧于它们的凶悍还是放生了)。
事实上它们即便对于饲养员来说,也傲娇而冷漠,希望它们给自己撒个娇的可能性极小,倒是被它咬掉手指头的概率很高。
兔狲可以在环境极为恶劣的荒漠草原上生活,但在动物园却很难生存,经常因为适应不了地球(?!!!)上的一些普通细菌病毒而一命呜呼。
所以今天全世界动物园里,兔狲的数量很少,只有一百多只,而整个中国到2016年为止也只有三只,都在青海西宁动物园——所以您想到北京动物园看兔狲属于痴心妄想。
这是一种极不容易养,也不容易亲近的动物。不过,它们的表情之丰富,可谓天下无敌。老萨看了,也觉得忍俊不禁,于是专门收集了一批“兔狲表情包”,发给大家一观。
* 此处兔狲的照片尽量选取网络公共图片,但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若有版权问题,请随时联系,即予删除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