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七旬老者与木头的奇妙“交谈”:根雕艺术让他让枯木重获新生

11-27

七旬老者与木头的奇妙“交谈”:根雕艺术让他让枯木重获新生

高玉亭是辛店街道胜望社区的一名居民,第一眼见到他时,觉得他是个传统的中国老年人,今年已经76岁的他,精神矍铄中等身段,双目深邃且有神。手指灵活的他,左右手都可以进行雕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 陈建成

将快乐融情于根雕

走进高玉亭的根雕手工创作室,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创作室里的根雕作品到处都是,有成品,也有半成品。高玉亭正在工作台上聚精会神地进行着创作。陈列在展台的“老子出观”“神州飞天”“张良拾履”“祖孙对弈”等艺术作品栩栩如生。一块块看似杂乱无章的树根,通过高玉亭的雕刻加工,变成了一件浑然天成的艺术作品。

传统的雕刻刀工精细,图案优美,注重细节。现代雕工的做法,取奇形怪状的木头,不着一刀,也是作品。高玉亭结合传统雕工和现代雕工独辟蹊径,根据树根自然的样子,依根势,顺纹理,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根雕作品就跃然而出。高玉亭的根雕有一个原则,就是绝对不能进行粘贴。

高玉亭介绍,他不会赶着时间来雕刻,他的雕刻是为了充实生活,寻找晚年的快乐。一个一米多高的作品,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作品不论大小都要求精美。高玉亭并不把根雕作为自己生活的主要,有灵感时就多进行雕刻,平时和普通的老年人一样,打牌、下棋、散步也是他的娱乐活动。高玉亭说:“我是一位退休的油田工人,希望能找些事情做,发现根雕能充实我的老年生活,并给我带来快乐。此番做法是为了发现大自然的美,对大自然馈赠于我们人类的物件进行修整,让它更美的出现地人们的眼中。”

与根雕的不解渊源

据高玉亭介绍,最初自己也没想到会往根雕这方面发展。六七年前的一个冬季,那时路面上的雪已经非常厚了。高玉亭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没留神,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摔了重重的一跤。高玉亭说:“起身一看,竟然是一个丑陋的树根,当时我心里还怪生气的。”第二天,高玉亭找人一起来帮忙,把昨天绊倒他的树根抬回了家里。“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越看这个树根,越像件艺术品,越看越喜欢,就开始着手进行了雕刻。”高玉亭说。

在雕刻完第一件根雕作品后,高玉亭觉得不太满意,于是买来了书籍和专业雕刻的工具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古稀之年的高玉亭在创作中也得到了老伴和家人的支持。随着根雕作品的不断增加,慢慢地,家里已经无法容纳更多的根雕作品了。

辛店街道胜望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吴晓燕说:“我们居委会在小区的活动中心腾了个空屋子,起名根雕手工创作室,让高老先生进行创作和摆放。居委会还给他举行过根雕作品的展览,得到了居民的热烈好评。”树根大多都是高玉亭所在小区改造时挖出来的老树根,大部分树根又大又沉,经常是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帮着高玉亭把树根抬到创作室中。

高玉亭的根雕手工创作室平时可以任人随便进行参观,提起收徒,高玉亭笑着说:“倒是有几个人想来当我的徒弟,但是我没收,有些人在我看来不适合做根雕。首先得有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要有坐得住的耐心,最重要的是可以做到左右手都进行雕刻,因为根雕有时侯需要左右手一样的灵活有力,只要这样才能创造出好的根雕作品。”

根雕灵感源自生活

“回头看自己,沧桑还秀丽。修炼几十载,逢骨在诗间”。这是高玉亭在初期完成的一件根雕作品里,为自己创作的诗,并将诗刻在了根雕作品上,这件作品也被高玉亭取名为“逢骨”。这件作品看起来没有进行过很精细的加工,大小在40厘米左右,作品的根系盘根错杂,看起来有一种铁骨铮铮的感觉。在手工创作室里,还有许多高玉亭创作诗句的艺术作品。

说起创作的灵感,高玉亭容光焕发地说:“我的根雕创作已经有六年了,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和历史故事,每当我拿到树根原材料时,我会仔细的观察树根的样子适合做成什么,结合历史故事加上我生活日常的积累,来进行根雕作品的创作。”有时候灵感来了,高玉亭也会在根雕手工创作室里工作一下午。每一件作品都要经过雕刻打磨,成型后要抛光上漆,高玉亭说:“最开始的那些根雕作品,因为自己不太懂得后面的上漆处理,导致早期的许多根雕作品生了虫子,腐蚀掉了。”

高玉亭根雕作品千奇百怪,形象多样,寓意丰富,充满着正能量。每一个树根,高玉亭都会观察再三,认真地琢磨应该雕刻出个什么形状。高玉亭说:“根雕并不是要用蛮力去雕,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结合自己的灵感,用巧力去雕琢。”纵观高玉亭的根雕作品,稍微复杂点的树根都会被雕刻上许多的图案,看他的作品,就像在看一本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荷兰猪寿命最长是多少年

都匀毛尖是哪里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