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山东七夕:乞巧、晒书、吃巧果,你了解多少?

08-04

山东七夕:乞巧、晒书、吃巧果,你了解多少?

文|齐致远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双七节”“女儿节”等,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关于七夕节的由来,民间有不同的说法,普遍认为它是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这样写道:“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初七夜,渡河一会。”这个传说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由此衍生的民间习俗也流传至今。

最早以文学形式描写牛郎织女故事的是《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后来经过演变,到了汉代,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有了比较完整的故事。

过七夕,全国各地都有乞巧、晒书等风俗,但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在山东各地,也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有趣习俗。

乞巧·卜巧·斗巧

七夕乞巧的习俗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乞巧也屡屡被提及,唐朝王建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必设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

为什么要在七夕这一天乞巧?《考工记》的注释说:“以织女星之祥,因祭机之杼,以求工巧。”据民间传说,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姑娘们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便在七夕这天晚上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遂发展出了“乞巧”的习俗。

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牛郎)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铜、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七夕前一日,女孩子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中,露天放一夜,再在太阳下暴晒半天。中午,每人将绣花针或用新扫帚梢代之放在水面上,使其浮而不沉,然后观看针在水中的影子,或散如花,或动如云,或成雾形,巧妙者被认为是“乞得巧”。

女孩子们还要比赛穿针引线、烙巧果子、做巧芽汤,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做装饰品等等,谁的手艺好,谁就“得巧”。

七夕前,预先备好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意儿,活动开始后,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即为“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

在山东的胶东地区有“七夕拜七姐神”的习俗,姑娘们白天到田地里去“偷”一些青秫秸,一路上不回头、不说话,回家后扎一神龛,或在土台上搭一小棚,内供织女图。

入夜后,姑娘们手持秫秸围井台转一圈,请七姐姐位归神龛,然后坐在织女像前,对拍巴掌向织女乞巧,边拍边唱:“一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纳鞋底。二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绣花裙……”

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段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

旧时长岛县有拉巧的习俗,其实就是斗巧。节前,姑娘们聚在一起,精心装饰巧棚,巧棚中有用面粉制作的狮子、斗鸡、凤凰、鲤鱼跳龙门、转灯、饽饽、金钟等。七夕节晚饭后,姑娘们聚在一起,唱喜歌拉巧。有的还要到外村去表演,一般延续4天左右。

在济南、惠民、高青等地,一般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也十分有趣。7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木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3个水饺里,乞巧活动开始后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铜钱的有福,吃到木针的手巧,吃到红枣的早婚。

晒书·晒衣

七夕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晒书。

清代诗人孙枝蔚《七夕忆内》曰:“遥怜弄针妇,空嫁晒书人。”晒书之俗在远古时代就有,记载周穆王驾八骏巡游天下之事的《穆天子传》中就有“天子东游,次于雀梁,曝蠹书于羽陵”的记载。

据说,七夕晒书是从晒衣演变而来。“七月七,晒棉衣”的风俗源于汉代。汉武帝有个宫苑名曰建章宫,宫北为太液池,池的西边有晒衣阁,每年七夕,宫女在此晒衣服。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七月初七,曝经书及衣裳,不蠹。”这说明在东汉时期就有了七月七晒书的习俗。

这是因为刚刚经历了阴雨连绵的夏季,正要迎来天高云淡、气候干燥的初秋时节,阳光充足却不甚毒烈,此日晒书,既能起到干燥去霉的作用,又可驱除藏匿于书卷中的书蠹。

关于七夕晒书还有个历史传说。据说司马懿当年颇受曹操猜忌,为求自保,他便装疯病躲在家里。曹操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七夕这天,司马懿在院子里晒书,午后突然来了暴雨,司马懿一着急,忘了自己是在装病,起身跑出去收书,恰巧被一个婢女看到了。曹操得知后大怒,下令司马懿立即前来任职,否则即刻收押,司马懿只好乖乖赴任。

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二十五则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七月初七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晒书。”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在晒书。

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夕,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由这些历史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山东的曲阜、宁阳等地习惯于七夕之日晒衣物,而且七夕也是拆洗棉衣、棉被的最后期限。这样的风俗大约和时令有关,因为七夕之后天气开始渐渐转凉,这是提醒妇女们要开始为御寒做准备了。

旧时日照的妇女在七夕这天都要洗头,据说这天洗头后,头发黑亮柔软、没有汗臭味,还可保持一年四季头脑清醒、遇事不迷糊。不知这是否与传说中织女在河边沐浴时与牛郎相识的情节有关。

磕巧果·吃云面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多以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食物,其中以巧果最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东京梦华录》中称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再改刀切为梭形面坯,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形状,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青岛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习俗是磕巧果。妇女们用面粉加入糖或蜂蜜,用模子制作(磕)出带有牡丹、莲、梅、兰、菊等花样图案的巧果,还有象征吉祥意义的鱼、兽等各种动物图案的“面磕子”,“磕”出的巧果用锅烙出来,将多个(一般为七个)穿成串,戴在小孩子的脖颈上或手脖子上,既美观,也可食用,更重要的是用来辟邪。大的巧果则放在锅里蒸,用来供奉牛郎织女,以此祈福。

栖霞、招远及莱阳三县市交界处则盛行在七夕前做“火烧”(在锅里烤的面果子)食用。

胶东人七夕吃巧果子,临沂人七夕则吃云面。

云面看起来和一般的面条没什么不同,其中却大有门道。旧时临沂人习惯用积攒的露水做面条,还有的地方做云面不用面条而是用面萁,取面萁之形而寓巧云之意。

旧时昌邑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称为“送巧人”。

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于水中使其发芽,赶在“七夕”这天剪芽做汤,给儿童食用。

看巧云·做巧灯

山东一些地区七夕节要“看巧云”。

传说七夕这天牛郎织女相见,天上的云彩会格外漂亮。巧云“巧”在造型上,女子们或登楼眺望,或出户仰望,云彩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尤其是雨过天晴、晚霞满天的时候,空气清新,天空中的巧云如飞禽走兽,美不胜收。

曲阜等地七夕节还要做巧灯。

巧灯有各种各样的造型,有菊花、荷花、月季、牡丹、芍药、玉簪、兰花、海棠、梅花等花卉灯,也有八仙过海、群仙祝寿、童子拜观音、福禄寿等人物吉祥灯。

旧时孔府常常把巧灯作为节日礼品送给各府本家和亲友。七夕之夜,从孔府大门到后堂楼各院门口,花园各路、各景点都摆设巧灯,巧灯形态各异,灯光星星点点,一路望去,好似人间天河。

齐白石的作品点评

檀木手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