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子,有大龟。”
一名出巡的重庆民警接到群众的举报,称是在该地区的果园附近出现了一只巨型海龟。
通过群众提供的地址,民警很快就赶到了现场,果然发现了一只长相异常的大型巨龟,而且这只巨龟相当具有攻击性,用手去触摸巨龟的时候这只巨龟便猛的抬头对准民警张开了嘴。
大家见状,急忙躲闪开大龟的嘴巴,并立刻通知了相关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进行救护。
而事实上,这只大龟并不是什么普通的龟,而是一种来自北美的原产于墨西哥的一种巨型海龟——大鳄龟。
这种大鳄龟在中国可是极其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出现的物种,更不用说会出现在重庆这种内陆城市了。
那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么一只大鳄龟呢?
事实上,大鳄龟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一种入侵物种,关于入侵物种的问题其实早就已经被提上议程了。
不仅仅是大鳄龟这种北美的物种,还有非洲硬皮鳄、葡萄藤蛇、美洲狮、秃鹳等等,中国已经发现了660多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入侵物种。
这些入侵物种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是相对没有攻击力的“外国客人”,人们常常忽视它们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威胁。
215种入侵物种已经侵入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就包括大鳄龟,噩梦鱼等。
让人最为瞩目的是,一些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甚至几乎可以与丛林中的猛兽相提并论。
在无人区栖息的非洲硬皮鳄,身长可以达到三四米,这种巨型猛兽怒发冲冠,百兽辟易,种类繁衍迅速,已经严重扰乱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巨型水葫芦进入中国之前是南美人发现的,南美水域是它的天下,但是不知何故其的身影现在也被人们在中国的水域中发现,甚至威胁到了中国原生的一些水生动植物。
美蝶鲈入侵中国的时间较晚,最早也是在上世纪70年代才被人们发现,但也是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就已经扩散到了中国的大江大河等一些重要的河道当中,是令人头疼的一种入侵物种。
不仅如此,就连花色相当艳丽的巴西龟、非洲神仙鱼、美洲鱼等一些看似与其他物种和平共处的入侵物种也隐藏着不容小觑的攻击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植物入侵物种同样对中国的生态环境构成着威胁,例如非洲牵牛藤等。
这些植物入侵物种在扩张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将本土植物进行排挤,最终导致中国的植被环境变得极为单一,对其他野生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在西湖中侵袭的手指蟹就是这样的一种植物入侵物种,它在扩张的过程中会将本土的植被进行排挤覆灭,而且还有可能对藻类进行吃食,让西湖的生态环境变得极为恶劣。
入侵物种的繁殖速度也有它的独特之处,因为它们所处的环境不会受着季节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它们往往会比本土物种在同样的时间内繁殖出更多的后代,对本土物种的繁殖构成威胁。
虽然大鳄龟的数量还没有达到世界上最为繁多的入侵物种,但是大鳄龟的威胁程度也非常深远。
大鳄龟原产于北美,肉眼所见的是一种巨型的海龟,但它实际上并不是海龟,在生物分类学当中属于陆龟一类。
大鳄龟的身材是非常庞大的,最大的一只大鳄龟有着1000斤,而且鼻梁的位置有一块比较突出的凸起,这就是大鳄龟在陆龟类的代表物种。
它的头部非常的尖锐,在大鳄龟的嘴巴可以看见许多锋利的牙齿,尤其是咬合处,能够咬住它的猎物。
在大鳄龟的背部上,有着一些盾片,这些盾片都是非常坚固的,能够将大鳄龟完全笼罩起来,作为防御的外壳,但是每当大鳄龟收缩它的四肢或者头部的时候,它们的嘴巴便会露出来,成为一种非常薄弱的防御。
因此,对于大鳄龟这种庞大的陆龟来说,它们的能力更加偏重于攻击性,而不是防御性。
虽然大鳄龟不是海龟,但是它们却是非常善于在水中捕食的。
它们的脚掌上有着蹼,这样就能够在水中更加灵活的捕食,即便是在水中,大鳄龟的攻击力依然十分充足。
大鳄龟嘴巴非常的利索,在咬合的时候能够发挥出455公斤的咬合力,十分的恐怖。
即便是人类在遇到大鳄龟的时候,很可能也会因此受伤,给当地的居民带来极大的威胁性。
大鳄龟在捕食的时候也仅仅只是一个,但是一旦在极其丰富的时期,很有可能会一起群起而攻击象、鳄鱼、水牛等大型动物。
如今大鳄龟进入了重庆,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当地的居民有不法分子将它放生而来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不仅是对于自然环境的一种破坏,更是对于人类的一种生命危险。
大鳄龟有着非常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因此在中国也能够生存的。
它们能够食用多种动植物,除此之外还有可能食用树木、水生动物,营养供给也非常的丰富,能够长得健健康康的。
有着非常强捕食能力的大鳄龟一出现,便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原生动物带来非常大的伤害。
因此,对于这样的入侵物种,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能够尽快的将其捕获,对其进行处理,防止给后续的操作带来不利。
人们也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它所带来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不法分子,能够尽早的将其抓捕归案,将他们的行为曝光,引起更多的人们的警觉。
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样也能够让类似的事件减少发生。
更加重要的是,大家都能够知道入侵物种的危害性,不光是对于人类的安全,更是对于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的威胁。
我们也能够借此机会,开始对入侵物种的一些方面进行研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长相特征,从而更好的预防它们的侵袭。
面对我国不断出现的新型入侵物种,我们也能够更加重视它们的危害。
应该加强对新型入侵物种的识别和防范,不断完善新型入侵物种的名录,以便更好的对它们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