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白头鹰,法国的高卢雄鸡,那咱们中国呢?为啥一直没个准信儿?”
最近,关于“国鸟”的话题又在网上热了起来,不少网友开始纷纷吐槽:别的国家都有国鸟,为啥咱们中国就一直“难产”呢?这背后究竟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国际交往中,每个国家都需要一张独一无二的“名片”,而国鸟,就像国旗、国歌一样,是国家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象征,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更承载着这个国家的人民对其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的情感认同。
例如,美国人之所以选择白头海雕作为国鸟,是因为这种猛禽体型巨大,羽毛洁白,目光锐利,飞行能力极强,完美地契合了美国人崇尚自由、勇猛、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而法国人之所以选择高卢雄鸡作为国鸟,则是因为雄鸡在法国文化中一直象征着勇敢、警惕、好斗,与法国人民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一脉相承。
那么,拥有五千年文明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究竟什么样的鸟才能担负起“国鸟”的重任呢?
其实,早在2003年,国家林业局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就联合启动了国鸟评选活动,并在网络上发起了全民投票。经过激烈的角逐,丹顶鹤最终以64.92%的高票数拔得头筹。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丹顶鹤的“国鸟”身份却始终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确认。中国“国鸟”之位为何如此难产?这背后的原因,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
细数历年来呼声较高的几种“国鸟”候选者,可谓是各有千秋,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议。而这些争议,恰恰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价值观和文化碰撞。
1.丹顶鹤:千年文化符号,却身陷“命名”迷局
在众多候选鸟中,丹顶鹤可谓是“根正苗红”。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丹顶鹤一直是吉祥、长寿、幸福、忠贞的象征。从出土的文物就可以看出,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开始用丹顶鹤的形象来装饰各种器皿和建筑。
到了明清时期,丹顶鹤更是被赋予了“一品鸟”的特殊地位,一品文官的官服上都会绣上丹顶鹤的图案,以示其地位尊贵,品行高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的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记忆的鸟类,却因为一个“尴尬”的原因,与“国鸟”之位失之交臂——它的学名叫做“日本鹤”。
原来,在18世纪,西方博物学家最早是在日本发现了丹顶鹤,因此将其命名为“Grusjaponensis”(意为日本鹤)。虽然丹顶鹤在中国广泛分布,但由于当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状态,西方人对其了解有限,因此“日本鹤”这个名字就在国际上流传开来。
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国鸟叫做“日本鹤”,那岂不是闹了一个大笑话?
2.红腹锦鸡:颜值即正义,却输在“实力”不足
除了丹顶鹤以外,红腹锦鸡也是“国鸟”的有力竞争者。
红腹锦鸡,顾名思义,这种鸟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一身五彩斑斓的羽毛,尤其雄鸟,更是色彩艳丽,光彩照人,被誉为“鸟中凤凰”。
在中国古代,红腹锦鸡被视为凤凰的原型,象征着吉祥如意、富贵吉祥,经常出现在各种传统绘画、刺绣、陶瓷等艺术作品中。
然而,与丹顶鹤的“高冷”不同,红腹锦鸡虽然颜值出众,但却因为一个“致命”的缺陷,而失去了很多人的支持——它的飞行能力太弱了。
红腹锦鸡是一种典型的“地栖性”鸟类,平时主要在地面活动,很少飞行,而且飞行距离也很短。
对于中国人来说,国鸟不仅要颜值在线,更要能够展翅高飞,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因此,红腹锦鸡虽然漂亮,但却难以服众。
3.麻雀:最接地气的“国民候选鸟”,却输在了“格局”
2008年,天涯论坛上发起了一场“票选中国国鸟”的活动,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平时毫不起眼的麻雀,居然以35.8%的支持率,力压群雄,成为了网友心中的“国民候选鸟”。
为什么是麻雀?在天涯网友看来,麻雀虽然体型娇小、外表普通,但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适应能力。它们生性活泼,喜欢群居,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乡村,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与中国人勤劳勇敢、适应力强的民族性格不谋而合。
然而,麻雀最终还是没能“飞”上枝头变凤凰。在很多专家学者看来,麻雀虽然“接地气”,但“格局”不够,缺乏作为国鸟应有的“辨识度”和“文化内涵”。
4.绿孔雀与红冠鹤:空有“贵族气质”,却输给了“稀有”
除了以上几种,绿孔雀和红冠鹤也曾被视为“国鸟”的热门人选。
绿孔雀,顾名思义,这种鸟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一身翠绿如玉的羽毛,尤其是雄鸟,尾羽展开时,更是如同“百鸟之王”一般,美轮美奂。在中国古代,绿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象征着吉祥如意、幸福美满,是“高贵”和“优雅”的代名词。
而红冠鹤,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寿”和“高贵”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红冠鹤常与“松柏”、“仙桃”等元素一同出现,寓意“松鹤延年”,是“长寿”的代名词。
然而,无论是绿孔雀,还是红冠鹤,如今都已成为濒危物种,数量极其稀少。如果将它们选为“国鸟”,势必会给这些珍稀动物的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中国国鸟评选活动一波三折,至今仍未有定论,这背后除了候选鸟本身存在争议外,也反映出中国在“选择国鸟”这件事上所面临的“两难”困境。
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代表中国形象、体现中国精神的“国鸟”,让世界“一眼就能认出”中国。这就要求“国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中国特色”鲜明,能够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貌;二是“国际影响力”大,能够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熟知和认可;三是“颜值”高,能够展现出中国“美丽”和“优雅”的一面。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一个能够凝聚民心、体现文化多元性的“国鸟”,让14亿中国人都能“发自内心地认同”它。这就要求“国鸟”的评选过程,必须“公开、公正、透明”,要充分听取民意,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不能“一刀切”,更不能“强加于人”。
结语:
“国鸟”的选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面子”,更关乎一个民族的“里子”。
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能够选出一只既能代表国家形象、又能凝聚民族情感,既能体现文化传承、又能与时俱进的“国鸟”,让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梦想和希望,展翅飞向世界,飞向未来。
国鸟之选,看似是“选鸟”,实则是“选文化”,更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提升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这场“国鸟之争”,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多元化发展和文化包容性的进步。
无论最终哪种鸟类能够“C位出道”,我们都应该给予理解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到鸟类保护行动中来,毕竟,爱护鸟类,就是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信息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08-06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将白头海雕正式认定为美国国鸟
新京报2008-09-14 “国鸟”是个什么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