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与老友通电话,家长里短的闲聊。
说到了种花种草种菜。
她说:“我院子里种了很多菜,自家吃不完,改天给你寄一些。”
我听后,惊讶地问:“你会种菜,你还会种菜?”
她回答:“会啊,很简单的。”
忽然想起之前某段时间,李麻花心血来潮,在院子里种了番茄,种了辣椒,种了草莓……
花是开了,但之后结不结果,结的果怎么样,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印象中,种菜是一件简单的事——播种、育苗、移栽、浇水、施肥、除草等。
它似乎简单得可以不用语言,就能表达清楚。
但同一块地,经由不同人之手,风格就完全不一样。
有的人不仅可以把园子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让它自带不凡不俗的气质。
有的人,一看就会,一学就废,百思不得其解。
就像泡茶,新手总是疑惑,为啥别人动作优雅,行云流水,自己却总是翻车呢?
因为,“看会”不等于“学会”。
如果人人都是天才,这世界也太可怕了吧。
《2》
第一步,挑选适合自己的茶具。
在如今的功夫茶泡法中,盖碗冲泡是主流。
瓷质的盖碗,不会吸香吸味,能够完整地呈现出一泡茶汤的原汁原味。
并且,能够满足六大茶类的冲泡要求,更加“万能”。
假如家中没有其他主泡器,一只白瓷盖碗,足矣。
然而,很多新手觉得,盖碗太烫手了,对刚入门、没有基础的自己并不友好。
于是,选择了带把手的茶壶,如紫砂壶、陶瓷壶、玻璃壶等等。
但由于茶壶的壶嘴小,出汤速度慢,出水口还很容易被茶叶挡住,没有办法像盖碗那样“快进快出”。
茶叶和水接触的时间过长,香气会减弱,汤感也会变得苦涩。
另外,紫砂壶的材质比较特殊,是双气孔结构,表面毛孔粗。
遇到热水后,容易吸香吸味,破坏原汁原味。
所以,并不是每一种茶,都适合用紫砂壶泡,包容性低。
而想要真正品尝一泡茶最好的风味,还是建议学习盖碗冲泡。
一个称手的盖碗,应该符合碗沿宽、容量标准(110毫升)、薄胎轻便等条件。
当然,最初的时候,由于不熟练,烫手是在所难免的。
但只要学会正确的方法,就能把烫手的概率降到最低,越用越顺手。
《3》
第二步,起手势要准备到位。
所谓“起手势”,就是在泡茶之前的手部准备动作。
大家想一想,那些功夫巨星们,李小龙、成龙、泰森,是不是在出招之前,都会有一个特别的起手势?
武打电影里的起手势,代表着主角“起范”了。
能体现一个人的气场,也能震慑对手。
而泡茶中的起手势,则是方便大家后续流程的操作,把茶汤泡得香清甘活。
待壶内的水,烧到沸腾状态时,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盖碗泡茶,为了保证“快出水”,起手势是一手拿盖子,一手注水。
以村姑陈为例,因为是右撇子,所以右手揭开杯盖,持在手上,左手端起开水壶,左右开弓。
若是在正式泡茶前,准备工作没做好,甚至没想好自己的出汤惯用手是哪一边。
那么,容易手忙脚乱,影响泡茶出汤。
ps:有人问,不能用同一只手注水和出汤吗?先用右手拿水壶,注满以后放回原处,再回来合盖出汤行不行?
理论上来说,不建议。
在注水和放水壶之间,间隔的时间太长,依然会形成闷泡,导致茶汤苦涩。
左右互搏,确实很考验手部动作的协调性,但想要泡出好喝的茶汤,必要的付出少不了。
《4》
第三步,抓握盖碗的手法要正确。
错误的手势,不仅会让自己被烫成“红酥手”,还会延缓茶叶的出汤时间。
让原本应该香气四溢,滋味鲜爽的茶汤,变得浓酽苦涩。
此外,错误的手势,还有可能发生应激反应——把盖碗丢出去。
毕竟,人是有自保意识的。
当手指被烫痛的时候,下意识就会将“危险物品”远离自己。
最后,把盖碗磕坏摔碎,也在所难免。
故而,想要让动作更优雅,想要泡出好喝的茶汤,掌握正确的握盖碗手势很重要。
正确的手势,其实很简单,伸出自己泡茶惯用手的三根手指,分别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
然后,把大拇指和中指,分别搭在盖碗左右两边的碗沿上,食指要摁住盖钮,起固定的作用。
三根手指自然形成了一个三角形,非常稳固,轻松就能把盖碗端起来。
这里有个重点,手指一定是握住碗沿,不要去碰碗身。
注满沸水的盖碗,碗身滚烫无比,用手直接去碰,那是很疼的。
碗沿可以隔热,尤其是宽碗沿的盖碗,短时间内温度不会太高,和常温差不多。
手指握在上面出汤,就能保证自己是安全的,不被烫伤。
至于其他花里胡哨、颠来倒去的握盖碗出汤手法,对于新手而言,难度太大,也不实用,不提倡学。
既然目的是泡出好喝的茶汤,而非表演,就老老实实的注水、出汤即可。
《5》
第四步,持壶低斟,环壁注水。
悬壶高冲,是茶艺表演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注水方式。
顾名思义,就是指提高水壶,从高处往低处注水。
在茶艺表演中,悬壶高冲可以使茶叶上下翻动,制造美好的意境,提升观赏性。
不过真正操作起来,就没有必要了。
一来,悬壶高冲需要一定的技巧,普通人很容易翻车。
弄湿茶盘和茶席不说,还会有烫伤的风险,得不偿失。
二来,悬壶高冲会降低水温,也会延长注水和出汤速度,实际泡出来的茶汤并不好喝。
所以,日常泡茶,还是从低处注水更安全。
把壶嘴尽量靠近盖碗,这样能减少水流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保证水温滚烫。
紧接着,环绕着盖碗的边缘一圈一圈地把水浇注在干茶上,这样能均匀地浸润茶叶,大量释放物质。
不仅节省了手臂的力量,还能帮助我们完成快进快出,一举多得。
因此,这也是日常泡茶时,最常见的注水方法。
《6》
最后一步,就是出汤了。
茶艺表演里,注水结束后,通常不是合盖出汤。
光是合盖这一个动作,就有各种各样的花样,什么刮沫、搓茶、摇香等等。
一系列做好以后,早就错过了最佳的出汤时间。
那么,这些步骤对茶汤的口感有增益吗?
讲真,未必,只不过是炫技罢了。
作为茶客,喝茶为主,动作什么的都是浮云。
只要能把茶叶泡得好喝,原汁原味,不浪费好茶的内质,即使翘起了兰花指,即使动作不够优美,那又如何呢?
其实,学习泡茶的宗旨,就是勤学,没有捷径。
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经验的。
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经验,能完整学习并且复刻,才算是自己的。
这个过程,还急不得,因为必须付出时间。
时间没花到位,方法没真正掌握,缺少内行人给你指点一下……
所以,既然是新手小白,首先要放平心态。
虚心学习,踏实练习,熟能生巧。
没有人天生就什么都会,更没有人从娘胎出来就会泡茶。
否则的话,也太魔幻了吧。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