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方朝明 #南宁头条#
老南宁有条会馆街,西接永宁街,东接水街,长490米。此处旧称为豆腐街,因粤东会馆、二邑会馆、顺德书院、梅江书院汇集于此,因此被称会馆街,1932年后改称博爱街,1966年改称壮志路。
孙中山上任 南宁之行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为统一两广,奠定北伐基础,孙中山随即下令讨伐广西军阀陆荣廷,“荡平群盗,扶植广西人民,使其完成自治”。粤、滇、黔、赣各军分三路疾进,陆荣廷军阀统治顷刻瓦解。7月,陆荣廷在南宁通电辞职。孙中山即以大总统名义任命马君武为广西省长,梁烈亚为广西省府所在地邕宁县知事,并再三嘱咐他们:“一定要把广西建设好。我以后一定要来广西的。”
为筹备北伐,督促广西建设,同时争取陈炯明军阀参与北伐,孙中山在同年10月13日举行的国会非常会议上,宣布出巡广西。10月15日,孙中山自广州天字码头出发,乘宝璧号军舰沿珠江上驶,随行人员有行营部李杞堂、秘书长胡汉民等20余人。17日抵达梧州,孙中山电召陈炯明来梧商谈北伐大事。为挽救陈炯明,孙中山专程前往南宁与其会晤。孙中山一行18日于梧州换乘浅水巡轮广明号军航西上,23日道经横县泊大南门码头,下午3时,横县知事施南大钧及绅士陈寿民等人下轮觐见,24日驶抵南宁下游十余里的蒲庙,陈炯明与广西省长马君武已先到此处候迎。25日凌晨,广明号巡轮驶至南宁商埠码头(原河堤路广西人民出版社处)停泊。
10月25日早上,南宁各机关、团体、学校、军警人员及各界民众数千人,齐至南宁商埠码头,依次排队欢迎。9时10分,孙中山和随行人员一同上岸,步行入粤军总司令行营,此时军乐齐奏,欢迎群众高举旗,孙中山举帽还礼,容色欣悦,并决定24日、25日两天部署北伐工作,26日、27日、28日三天接见群众,演讲北伐大计。
1921年10月28日,孙中山在粤东会馆粤华小学出席南宁各界人士举行的欢迎会,并对欢迎群众演讲。
孙中山走近前台,用广东话演讲。先讲三民主义概要和当前国内形势,接着发表了题为《广西善后方针》的演讲,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广西十年来,为强盗所据,故虽推倒清朝,人民犹未得以领略共和幸福。”“强盗与民国不能并容。今既驱之,即当共绝其根株,勿许再有第二次强盗治桂出现。”在谈到建设广西的方针时,孙中山首先肯定“广西是发展生产的好地方”,“广西人民宜效法人经营安南之方法,不可放弃主人翁之资格,而任他人(代)办”,提出“广西须大借外债,以筑铁路,开矿山,树农场,兴工厂,而主权万不可授之于外人”。整个演讲历时3小时。孙先生的主张,受到南宁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欢迎。
10月28日,孙中山离邕绕道梧州北上,着手整军北伐。
孙中山南宁之行,给南宁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南宁增添光彩。
粤东会馆 南宁地标
粤东会馆位于会馆街上,现南宁市壮志路22号,始建于乾隆年间,是当时旅居南宁的广东商人集资兴建,作为商会及同乡聚会的活动场所。其是南宁目前最著名的清代会馆标志性建筑。
原建筑分前、中、后三进,两侧有通道、厢房、戏台等,道光年间重修。粤东会馆门楼1950年曾作局部修缮,1997年南宁市人民政府拨款进行全面维修,整体上恢复该建筑原貌。解放前先后开办粤华小学、中学两所私立学校,1954年改为公办小学,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中、后两进及厢房被拆除,只保留原来的前进门楼其两侧耳房。
粤东会馆门楼为硬山顶砖木结构,青砖清水墙,为琉璃雕塑正脊,梁下内外墙体上绘有精美壁画,檐廊立石檐柱4根,石檐柱至前墙之间架三步梁,梁架镌雕历史人物故事,工艺精湛,粤东会馆1982年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粤东会馆是在南宁的广东商民所建。原为三进式。上可通上廓街,下达邕江亲水码头。石料全部从广东的零丁洋运来,所有建筑木料均从广东度量打造,运来南宁拼装,不用一钉一铆,全为木榫卯合,足见古代工匠鬼斧神工的技艺。
南宁会馆 独具特色
会馆兴起于明代,盛行于清代,衰于民国时期,是一种以地缘性或业缘性为特征的社会组织。
南宁的会馆始于明,盛于清,市区内会馆林立,并形成独具邕州特色的“会馆街”。明清时期,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大量流动,会馆应运而生。“会”是聚合的意思,“馆”则是供宾客居住的房舍,合意为“聚会寄居场所”。
南宁水路交通发达,商贸繁盛,是西南地区的商贸集散中心,为会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南宁从事经商贸易的客商为了在贸易上互相照应,修建了许多具有地域商会色彩的会馆。
在依赖于水路运输的清代,出于便利的考虑,会馆大多沿着临邕江的街市而设,明清时期南宁市区共分布着20多所同乡会馆。
清代,随着南宁商贸的发展,粤商、赣商、湖广帮、徽商等纷纷到南宁经商。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上谕中,就提到“因南宁府的广东、浙江、两湖、江西、山西客商众多,往来安南贸易,准于该府设立安南通市牙行10家,由藩司发帖,承充应纳牙税,每年每家纳税银5两”。
南宁会馆的产生,与两广商贸的交易息息相关。清乾隆年间,随着大批的商帮落藉南宁,商帮在南宁兴建的会馆大规模出现,这一时期,是南宁会馆发展的鼎盛时期。
南宁会馆建立之初,主要用于居息、聚会、联谊、议事,目的是在同乡之间联谊乡情,在异乡延续乡土之情。会馆主要的功能有“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祀神是会馆的祭祀功能,通过祭祀活动,使会馆人员形成一种共同信仰,是他们旅居异地的精神支柱;合乐是会馆的娱乐功能,在很多会馆中都修有戏台等娱乐设施,为他们提供娱乐和聚会的空间;义举是会馆的公益功能,为会馆人员解决生活困境,为死者提供归葬的条件;公约是会馆的制度功能,使会馆人员共同遵守公共制度,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会馆之设,既是维系和巩固在他乡之亲情,亦是管理和发展在他乡之商贸。
官商所办 百年学校
南宁私立粤华小学校,1928年9月成立,是南宁著名的百年学校之一,校址在博爱街粤东会馆。
据民国二十四年《邕宁一览》记载“县立粤华小学校,在博爱街,校长为李少渔,年龄31岁,协和大学毕业,教职员男11人,女2人,学级数高级2班,初级4班,学生数男189人,女103人,校舍为借粤东会馆。至1935年6月底止,共办6班(高级2班,初级4班),学生366人”。
以上历史记载可知,南宁私立粤华小学校,为广东旅邕官商所办,民国时期由私立改为县立,现为壮志路小学。在现学校教工宿舍区,仍立有粤东会馆地界界碑。
民国二十五年的广东人教育史料《南宁粤东会馆紫来堂旬益义会章程及收执》,详尽记载粤华小学创办及捐资助学的历史。
奉调平乱 百姓路祭
粤东会馆还与冯子材有关。冯子材(1818―1903),晚清抗法名将。他在贵州提督任内,以年老告退,隐居钦州原籍,奉调来邕平乱,逝后百姓路祭。
中法战争之后,和议撤兵,若干无业散兵成了游勇。他们袭击官府,造成广西动乱局面。对反清的民众武装,《邕宁县志》记载:“壬辰(光绪八年)游匪陆阿发起于柳庆,会匪王和顺、滕正宜、李八、黄五肥等,起于思南(思恩、南宁)倡乱拜台,设老母、先锋、保舅等名目。”光绪二十五年(1899)冬,南宁的游勇、土匪、会党纷起,当时南宁知府惠荣招募乡勇剿办无效。动乱延至光绪二十八年。
朝廷以广西民变连年,官军剿办无效,调四川总督岑春煊为两广总督,督办广西军务,负责清剿。地方人士集议,认为非得有威望之大员为地方信服者出任其事,决难了局。总督岑春煊奏调冯子材平乱。清廷任命冯子材为会办广西军务大臣。冯奉命后,即召集旧部克日组成萃军,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月抵邕,地方士庶郊迎十里于青山思贤塘。冯抵邕之日,一时“匪”风收敛。但冯抵邕时,已是85岁高龄老人,以军务焦劳得病,是年十月逝世于南宁会馆街粤东会馆。逝世后谥勇毅赐祭葬,在立功之省建立寺祠。在南宁停柩于粤东会馆。开吊之日,百姓香烛致祭甚众。出殡之日,所经街道,不少街坊众人奉三牲举行路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