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信阳毛尖:从周朝至今的名茶之路

11-10

信阳毛尖:从周朝至今的名茶之路

“茶”这个字的起源,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中,这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公元前221年)的著作。我国茶圣-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记载,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茶的种类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和清茶(也叫乌龙茶),与我们所想的不同,茶是根据加工方法来划分的,而不是根据颜色。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在很早以前中国人就开始了品茶之路,其中茶叶也被当作礼物送给外国使者,在丝绸之路也是茶叶之路,这些东方的自树叶汉武帝开启丝绸之路之后,穿越过茫茫沙漠,不远万里,风雨兼程,它看过了大唐盛象,尝过雨露风霜,人间悲欢数遍,传到了西亚地区,甚至扩展到了欧洲地区。在《华阳国志》中记载,西周时期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在这时,一个影响后世几千年的名茶诞生了,它就是——信阳毛尖,自周朝以来的信阳毛尖为何能成为名茶?

一:信阳毛尖扬名初期—唐朝

不同的朝代对于茶有不同的叫法和不同的品类。在唐朝时期,“信阳茶叶”,唐代属团茶。相传武则天曾经得过肠胃病,多个太医束手无策,武则天下令召集天下名医,只要能治好自己的病,就封官加爵,然而治疗多次,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在这时,一位商人觐见说自己医治好皇上的病,武则天很奇怪,名医都治不好的,怎么你一个商人就断定自己能治好这个怪病呢?

商人将自己的灵丹妙药拿出,这便是信阳茶,武则天服用多日,果然好转,于是下令,在毛尖产地车云山上建造一座千佛塔。由此,信阳茶被世人所知。

宋代以后,又分地更为细致,名叫散茶,散茶则分为粗茶和细茶,从茶名字和品类的增多中,我们可以看出茶叶体系在一步一步走向完善化,与此同时,我们便可以预想到茶叶制作工艺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最初人们在制茶时,采用的方法千篇一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开始了创新之路,在品种的改良上做改变,思考是否更有茶的不同部分可以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在这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茶师正是他们的传承,使得茶文化能够繁衍生息也为人们的饮食生活趣味,"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注重吃,当然也包括茶饮,在茶叶的选取上尤为讲究,而这些制茶工艺的一步步改进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中国人的食欲。

二:信阳毛尖扬名—清末

清朝末年,信阳毛尖的兴旺得益于信阳种茶者的推动,其中以甘以敬做出的贡献最大。在戊戌变法开始时,康有为强调中国必须以工商立国,才能富国养民;另外因为中国多年以来的积累的官僚之气太重,迂腐贪污者之多,人人都想通过做官来获取暴利,满足私欲,清官少之又少,康有为看清了这些官办企业的通病,明白只靠朝廷兴办的企业势必是不可以强国的,需要鼓励私人兴办企业,由此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民间的商人开始有了大展拳脚的天地,就在这样的时机下,甘以敬紧跟潮流,抓住了机遇,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他和信阳人蔡祖贤、王子漠、彭清阁等人在开始推广茶树种植的,与此同时,甘以敬与其亲戚,秀才出身的商会会长王子漠、地主彭清阁等人在震雷山成立元贞茶社,这是近代信阳历史,上的第一个茶社,信阳茶从这里来开始名声飘远,他们准备大干一场,在震雷山附近,他们一共种植了六万多颗窝茶树,在那个年代,不惜资金,专门从外地请来了做茶的师傅,改良做茶的技艺,提升信阳茶的品质。

它在制茶工艺上经过了层层改进。最初的信阳茶是和其他大部分的茶制作工艺相同,皆为炒制而成,这样的情况下,掩盖了信阳茶的特点,不能够突出其独特的风味,这样怎么能够有区与其它的茶,于是卖茶者冥思苦想,经过多个日夜的煎熬,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有时炒制出来的茶苦涩不堪,有时寡淡无味。

而就有那么一次,制茶者灵光乍现,那次的茶浓厚清香,最终运气加实践,制茶者终于找到了方法,改良了技术在那时,有一种方法是将炒制融入了龙井茶的制法,制出来的茶亦是天然之作,之后更是在细节上下功夫,炒制时,改变翻炒的手法,让茶叶片片分离,不粘合在一起,看起来更加地饱满,美观,探索炒制火的温度,让茶叶保留最初的醇香。制茶工艺的成熟让信阳茶有别于其他的茶,拥有自己的特色,信阳茶的确拥有其它茶所不及的实力。

三:信阳毛尖盛名—民国

信阳毛尖真正的盛名时期是在民国。“毛尖”一词出现地晚,它在清末才有此称,从“信阳茶”到“信阳毛尖”,这注定是一段坎坷崎岖的道路。在宋朝时,由于茶税过重,商人们负担不起,信阳茶衰落了一段时间,直至清末,才又被人想起。1915年2月由车云山采制的“跑山尖”跨越山海来到了国外,以其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独树一帜,在“巴拿马一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世界茶叶金质奖状与奖章”。此后,信阳茶名声大震,在这次获奖之后正式更名为“信阳毛尖”。

结语

信阳毛尖的成名,还得益于荣誉的推动。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宋朝文学家苏轼被贬斥到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信阳时,在浉水河畔以水煎茶鉴水品茗,得出了“淮南茶,信阳第一”“品不在浙闽之下”的论断。就是这样一句话,为信阳茶打出了招牌,名人效应的推动,让信阳茶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苏轼是赫赫有名的美食家,人们都想要一品子瞻品过的茶,并且理所当然地有一种淮南茶,信阳第一的心理作用。

信阳毛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我们所喜爱的不仅是它那清香浓郁的味道,也是深沉隽永的文化。而今,中国茶叶全球地位在下降。100多年前,中国茶叶垄断着世茶叶市场。100年后的今天,出口茶叶均价仅为斯里兰卡的4成,印度的6成肯尼亚的8成,作为原产地的中国,出口茶叶的均价却少于其他国家,我们不能让茶文化落没,在新世纪的今天,更要坚持创新,改良工艺,加大宣传,我们要为中国的茶文化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华阳国志》

铲屎官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怎么用?

战国青铜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