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像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汉族,浙江湖州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2024年是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书画频道特别整理了“四艺精绝的一代巨匠”系列评论文章,本期刊发第三辑,带领大家深入地领略这位海派艺术大家的风采。
(三)
吴昌硕绘画的艺术特点,在《吴昌硕艺术论》(《西冷艺丛》9期1984年)中曾以“四美”论之,即整体诗意美,疏密跌宕美,丑怪朴野美,古拙奇肆美。这里拟从另一角度,就其创作的过程和生命意识提出几点略为分析。
吴昌硕 《兰花》
108cm×35cm
其一,“苦铁画气不画形”。气是中国画及至所有中国艺术的一个极为古典的命题。古哲老子就有论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所以“气”是较“形神论”更早也更高的一个范畴。“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引司马谈语)。王充更进一步,认为“夫人所生者,阴阳气也。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在中国画中,最先描述这个意思的是“传神写照”(顾恺之),线描方面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也有气的连绵。而到了吴道子时代,气的作用在书画诗文中皆得到了更深刻的贯彻,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一曲,“观其壮气,并可以助我挥毫。”(《唐朝名画记》),他画圆光,“立笔挥扫,势若风旋”。在气的助毫中,吴画乃臻于形神兼备之妙境。至宋代苏轼、米芾文人画家出现,则主张“墨戏”,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中国画开辟了文人画这又一艺术之途。吴昌硕其实是将吴道子、苏轼、米芾等之艺术精神融为一体。他直接承传青藤、雪个,又从任伯年画风取法心会。“伯年作画,亟费构思,及提笔,则疾如风雨。”(方若《海上画语》稿本)吴昌硕亦曰:“伯年任先生,画名满天下,予曾亲见其作画,落笔如飞,神在个中,亟学之已失真意,难矣。”这种示范作用对吴昌硕的影响是深刻的。但吴昌硕不同于前人的是,将“画气”超越于“画形”之上,一任主观抒写,而不拘于物象。“画气”成了绘画的主要内容,而作画不过是“画气”的过程,创作的过程是主要的,而结果却是可以不必太关心的,这颇有类于西方某种现代“行动艺术”(当然“行动艺术”与“画气”在本质范畴上不同)。
吴昌硕 《达摩》
108cm×35cm
吴昌硕作画也是“势若风旋”,一气呵成,“墨池点破秋冥冥,苦铁画气不画形。人言画法苦瓜似,挂壁恍背莓苔屏”(《为诺上人画荷赋长句》)。他作画时每觉有“信笔直写之气”,“瘦蛟舞臂下,清气入五脏”,有“逸气勃勃生襟胸”,所以画才有“郁勃纵横气象”,充溢着“乾坤清气”。这种“气”,首先在于“养”,在于得之山川,他的《勖仲熊》诗实为“画气”的一篇画论,其云:“山水饶精神,画岂在貌似。读书最上乘,养气亦有以。气充可意造,学力久相倚。”“五岳储心胸,峥嵘出笔底。硁硁摹其形,窳弱类病痞。请观龙点睛,飞去壁立毁。愿子思我言,言直意却美。”所以吴昌硕的画,极重气局、活势,蓬勃着生命意识,以“精神跃于纸上者为上乘”,从本原上,从发生学角度去把握艺术。固然“不画形”,不等于莫辨其形,吴画的“大石幽花恣奇怪”还是神采飞动,不过是形随意出,以“意造”为之,他常说东坡书法意造本无法,“吾画亦然”,或“坡翁书法一例同意造”。中国画历经三种境界,“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此第一境也,为上古之画;“焉得并州快翦刀,翦取吴淞半江水”,此第二境也,为中古之画;“却疑松动欲来抉,以手推松曰去”,此第三境也,为近世之画。吴画的开拓性,首先就表现在继青藤、八大、赵之谦、任伯年之后以“苦铁画气不画形”的震撼力推进了大写意画的发展。
吴昌硕 《仿张桂笔意》
96cm×43cm
其二,“竵扁之法打草稿”。以作篆之法作画,是吴昌硕的一大特点。“且凭篆籀笔,落墨颇草草”,他写梅花尝云:“竵扁幻作枝连蜷,圈花著枝白璧圆。是梅是篆了不问,白眼仰看萧寥天。”瘦蛟冻虬,蜿蜒纸上,“师造化也”(《沈公周书来索梅》)。吴昌硕精于石鼓文和篆刻,故学画之初,任伯年曾对他说:“子工书,不妨以籀写花,草书作干,变化贯通,不难其奥诀也。”吴昌硕正是以此法入画,“竵扁之法打草稿,大写忘却身将老。”中国画史上自元代文人画兴起,书法对画的渗透和某种用笔的规范性就被突出起来,这集中反映在赵孟頫的一首题画诗中:“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秀石疏竹图》)。书画同源,在元代就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传统。但前人未若吴昌硕走得更远,以石鼓文(大篆)即“竵扁之法”入画。这固然与清中叶乾嘉碑版金石学之兴起有关,更由当时的时代风尚所致,十九世纪末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出土(1898),敦煌石室的发现(1900年),正是吴昌硕学画之初。所谓艺术每向前一步之进境,往往也意味着和伴随着向后(原始)更深一层的探本寻源,这在艺术史上是带有规律性之现象。即如近代任渭长之于唐代木画,任伯年之于汉画像石,吴昌硕之于石鼓、秦汉古陶、瓦甓、封泥等等,或如西方近代法国印象派之于东方版画(日本浮士绘等)、明代瓷器等,或者高更之于南太平洋土著艺术,毕加索之于非洲黑人雕刻等等,都是合乎艺术发展之必然,中外莫不如此。
吴昌硕 《卢橘黄且肥》
129cm×42cm
不过吴昌硕所谓“竵扁之法打草稿”,是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石涛是以“奇峰”,以自然山川为“符号”来舒展其山水长卷(其五十岁《搜尽奇峰打草稿图》),而吴昌硕是以“竵扁之法”、以石鼓文古籀之笔法(结体与笔势)为“符号”,来意造他的“大写自然”(他对八大山人之“大写”尤其兴味)。这使中国画更深一层介入“抽象”,所以“离奇作画偏爱我,谓是篆籀非丹青”。而且吴昌硕“强抱篆隶作狂草”,即以篆籀之法来运狂草笔势,增强了浑古笔力,加快了节秦和韵律,从而内在地达到“画气不画形”,这是近代中国画最有意味的突破,标志着画风的转折点。
在用笔上,吴昌硕曾说“猎碣文字用笔宜恣肆而沈穆,宜圆劲而严峻”(《缶翁临石鼓文真迹》跋)。至晚清作篆大家莫郘亭用刚笔,吴让之用柔笔,扬濠叟用渴笔,吴昌硕在三家之外独树一帜,“一意求中锋平直”。所以入画也是悬腕中锋,指实掌虚,与八大山人的用笔之法一脉相承。但八大用硬毫刚中能柔,而吴昌硕用羊毫柔中能刚,并见佳妙了。他以篆籀之法作画,运于章法上则有回绾之势,画幅中有大的对角倾欹,或大的三角形块面布局,而尤能精心收拾左下角,枝叶顺势而下至左下则有一回势,如回风舞雪之姿,如诗家“回身射雕”之法,“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这也是“竵扁之法打草稿”的又一含义了。
吴昌硕 《山水》
125cm×29cm
其三,“墨痕深外是深红”。吴昌硕用墨极苍润浑厚,尤精于大胆泼墨。隔夜磨成墨汁一斛,清晨即乘兴挥毫,越到晚年“颇具吃黑量”。喜画荷叶,则“醉墨团团,不着一花”,画梅花,更是“苦铁一生梅知己”,看其得意之笔,长歌激越:“老梅夭矫化作龙,怪石槎枒鞭断松。青藤老人画不出,硬笔留我开鸿蒙。老鹤一声醒僵卧,追蹑不及逋仙踪。拼取墨汁尽一斗,兴发胜饮真珠红。濡豪作石石点首,倚石写花花翻空。山妻在旁忽赞叹,墨气脱手椎碑同。科斗老苔隶枝干,能识者谁斯与邕。不然谁肯收拾去,寓庐偪仄悬无从。香温荣熟坐自赏,心神默与造化通。霜风搴帷月弄晓,生气拂拂平林东。”(《缶庐别存》写庚岭古梅),其作画真态,跃然纸上。水痕墨气,落笔如云烟,胸中郁勃,笔底造化,都在瞬息之间。“古今画理在一贯,精气居然能感通”。近代的蒲竹英,是水墨的高手,极尽淋漓之致,吴昌硕尝从其学,蒲每嘱他“多画水墨,少用颜色。”吴昌硕晚年也喜用重色,画牡丹“莽泼胭脂劳冻手”,并喜用西洋红,“而今用此嫣红,要与山灵争艳”。后来他曾风趣地说:“可惜蒲老过世了,不然我今天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用大红赭色调墨是他的一大创新,“道人作画笔尽秃,冻燕支调墨一斛”,以墨与色相结合,打破了中国画的传统格局,而又极寓现代感。墨分五色,本来就是中国画的精华所在。吴昌硕打破墨与色之界限,另拓新境,同时用墨重到极点,也浑厚到了极点——“平生一贫无所累,累在使墨如泥沙”,在这种情况下又总结处出色彩的“通感”——“墨痕深处是深红”,这是一种极高之意识。所以其笔墨才能“笔铸生铁墨寒雨,活泼泼地饶精神”,以致臻于化境。用墨是否重拙浑厚,涉及画家的气质,学养、性格等综合因素,是生命流透出的信息,是人寿的秘传。像吴昌硕用墨用笔如此古意盎然,生机蓬勃,在画史上确实是前无古人的。
吴昌硕 《紫藤图轴》
163cm×4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