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林清玄的《凤眼菩提》:探索人生之道,修炼身心与佛性

07-04

林清玄的《凤眼菩提》:探索人生之道,修炼身心与佛性

林清玄(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连续十年雄踞“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文章曾多次入选中小学及大学教材,或被选作中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林清玄的文风语言是在慢条斯理的述说中带有淡雅的禅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佛教美学。

凤眼菩提》是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的第二本,该系列总共十本。《凤眼菩提》所传达是作者在阅读、深思、修习佛的经典这几年的一些感悟。他在自序里写道:我渴盼众生都能在世间觉悟,都能在生活中得智慧,都能化烦恼为菩提。

该书分成卷一“菠萝蜜”,卷二”曼陀罗”,总计47篇散文。每篇散文各有主旨,既有佛理解释及顿悟,也有生活日常所见所感。最终主旨皆是“菩提”二字。“菩提”简单理解是觉悟,但它缘于觉悟,又涵盖觉悟,它涵容了佛教里一些无法翻译的内涵,它的不译,就有了无限延展和无限的可能。

一,佛理

书中每篇几乎都是关于佛理的散文。佛教典籍里的一些佛法,晦涩难懂,作者会以比较易懂的语言解释叙述。

佛理中有四随:随喜、随业、随顺、随缘。作者就以四个故事解释了这八个字意思。我读后的的理解则是:顺心感恩,顺应因果、顺心慈悲、顺从缘分。应该是指以平常心看待事物,不过分沦陷于烦恼。

佛教有关于因缘一说,而我们常说“惜缘“,“不弃世缘”。因为一切缘分得来不易。而修行者则认为看待因缘最好的人生道路是:历尽万般红尘劫,犹若凉风轻拂面。这与常人很难。因为人的一生是因缘合成的,超脱一切,波澜不惊,不是谁都可以做到。但是陷于其中,顿悟其中,确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

佛教关于人生的看法说起来不复杂,第一,人生是因缘合成的;第二,人生是容易堕落的;第三,人生是无常的;第四,人生是苦的;第五,人生是烦恼的;第六,人生是有限的。作者关于这六方面的解释,能让我们更简单明确的理解到佛理所要表达内容。它要论证的是人生的起始与终至,而其中生出的烦恼是我们要克服的。它所给出的方法的就是寻找到缘由,破除烦恼的实相,从心灵改造,觉醒佛性。

二,菩提

卷一中《黄昏菩提》、《飞鸽的早晨》是作者的两篇获奖文。《黄昏菩提》语意很优美,写都市的黄昏、人群、植物动物,作者感恩于生而为有情人的温暖。

《飞鸽的早晨》写的是作者年少时偷偷放了哥哥捕获的鸽子的事情,同时穿插了老师所说的那个年代的抗战历史,表达了生命的不可取代与宝贵。

卷二中的散文有些是作者描写生活,所感所悟;有些依然是佛教故事说理。但佛理一直是不变的基调。其中有篇《平凡最难》是讲演员谈演戏心得,提到全世界最难演的人是那些平顺着过日子,没有什么冲突的人。因为他们的一生仿佛一开始和结束都是那个样子。而实际中,平凡也是人生里最难的一种演出。没有哪个人青年时不立志做不平凡的人,可社会的安定却又是许多平凡人的奉献和牺牲,反之,无论多自命大人物者也不过是宇宙的一粒沙尘。

这个论题在每个人生命中都出现过,我们会害怕平庸,害怕挫折,但与世界而言,失去谁,地球仍在转。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场修行,无论喜于何,悲于何,都是在经历劫难。在这条路上的每个人的步履是不一样的,有轻快、有沉重、有蹒跚的……但结局都是走向死亡。这话很消极,和佛理的宿命论差不多。但不是的,佛理真正意思在于理解人生之意“从何所来,去至所何”,方能获菩提,化步履沉重为轻快,化悲为喜。所以人生之路,是在不断修身修心修佛性。虽然恶从没有消失,但善也不会减少。生命的每个时间点,不忘记有所思考,有所顿悟,再难行的路总也会轻快些吧。

咸丰重宝十五当值多少钱

翡翠保养油能修复裂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