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黄观音引领,揭秘武夷岩茶36小时的连续制作过程!

04-24

黄观音引领,揭秘武夷岩茶36小时的连续制作过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李麻花、李麻花,朋友圈里有人在试茶!你那天直播的黄观音还没做好吗?”

托着沉睡的双眼,半醒半睡中回复:“那些都是半成品,毛茶喝多了伤胃。”

前几日,李麻花和大家分享了黄观音的采摘情况和制茶工艺,积极的茶友可是万般惦记,时不时地催我去探望黄观音的近况!

武夷岩茶的茶农们都是凌晨做茶的,大半夜的让我爬起来,是不是有点困难啊?

不是肉桂、水仙、大红袍才是茶友们的心头爱吗?

怎么黄观音也飙升了关注度?

难道是武夷岩茶中的三位当家花旦失宠了?

其实不然,黄观音是武夷岩茶圈里的一股清流,它高扬的香气是典型的特点,茶友们被吸引也是情理之中的!

黄观音,是茶科所培育的新品种。

它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父亲—铁观音,有一个香气丰腴的母亲—黄旦。由于基因好,它发育得快,成为武夷岩茶早生种中的一员名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可是发扬了母亲黄旦“透天香”的特征,其高扬香气清爽芬芳,且多变有力,像极了一个戏路很宽的老戏骨,在一部剧中可从青葱小伙演绎到花甲之年!

喝轻火烘焙的黄观音花香浓郁,像是身处百花园之中,有玉兰、有栀子花、有夜来香、还有含笑花。

记得去年村姑陈给李麻花喝的那泡中火黄观音,是充满果香的,仿佛在我面前摆放了一盘丰盛的热带水果一般,有我爱吃的凤梨、柚子、芒果、椰子。

同时,黄观音的价值还体现在武夷岩茶的拼配上,得益于它可塑性强,香气多变的特质。

如茶友们熟知的大红袍,黄观音是其提香的妙药,外加上一定比例的肉桂、水仙,就能制出一款既有芬芳馥郁的香气,又有醇厚口感的武夷岩茶了!

喝惯了口感重些的武夷岩茶,来试试高香的小清新-黄观音,偶尔换换口味,也甚是妙也。

为了满足茶友的好奇心,在村姑陈的再三说服下。

我还是放弃了睡美容觉,去当了茶小妹,哈欠连天的为做茶师傅打打下手,从头到尾目睹了黄观音的初步制作。

想要制成一款具有香气特征的的高品质黄观音,头次充当做茶小妹的我,感受到了其中的欢乐与不易。

(此处有插播:为此村姑陈可是下了血本,清空了我购物车里所有的昂贵面膜,嘻~这茶小妹当的特别值,不仅学到了做茶,还能美美哒!)

早上7:00,茶青采摘。

来到莲花峰,茶农老友家的黄观音正在采摘,一片片鲜嫩油亮的绿叶在女工熟练的手法下飘落到茶框中,越积越多。

在茶山上才溜达不一会儿,“你要下山吗?我要把这批茶青运下去。”茶农老友在另一头喊着。

“这么快就下山,这不是还没采完吗?”我问道。

他答:“等这片茶树都采完再运下山,这些茶青就不能用了,就会被沤到(意为闷到,容易变质),现在要运下山来摊晾。一会儿还要再上山来运。今天怎么也要运三回。”

及时摊晾萎凋,这一点和白茶如出一辙。(好像又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上午10:00-11:30,下午3:00-4:30 茶青晾晒。

采青期间,山下阳光温和,有微风,正是茶青日光萎凋的好时机。(如果太阳太大,像是正午光照过强,就要将茶青收起来,或是在树荫下通风。)

茶青采摘后,若是放在竹筐和编织袋中堆积,受热后的茶青会因高温而提前发酵,严重的话会将茶青捂坏。

同时也会使茶青丧失过多的水分,这样就极大的破坏了后期成茶的品质,也浪费了辛辛苦苦采摘的鲜叶。

所以,采摘过后的茶青要及时运下山进行晾晒,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茶青的晾青,讲究的是晒软不晒干,也就是时间和光照强度要把控好。

摊晾时要注意叶片均匀的散落,独立散落在边缘的茶青要让它回归大本营。

其实,晾青的主要目的是使每一片茶青都可均匀失去相应的水分,而不是有的多有的少。

烈日当头,在采摘和运输过程中积累的热量,需要通过晾晒的方式进行缓解,给其通风散热。

下午5:00,采摘和晾青基本结束。

下午6:00,开始做青。

做青的工具是摇青桶,它可鼓风也可翻滚摇动。

李麻花帮着师傅将茶青装入摇青桶内,师傅特意交代茶青要覆盖住摇青桶中的风柱,要装满,这样才能使风均匀的吹出,不会出现一边风大一边风小的情况。

茶青吹风不均匀会使每一片茶青失水不均匀,后期成茶的品质会受其影响。

吹风与翻滚摇动茶青的时间是相互配合的,同时也有间隔性。

据观察,每吹15分钟的茶青,随后进行摇青,然后就是静放修养一段时间,等待茶青慢慢失水、慢慢发酵。

做青的过程,需要8-10小时,其中吹风和摇青所循环的次数,就要通过制茶师傅的经验而论了。

“哇,这鲜叶的第一片叶子总算是垂落了!”(真是盼到了李麻花满眼冒金星。)

做青完成的标志就是:鲜叶的第一片叶子微微垂落,并且叶面出现“三红七绿”的样子。

凌晨2:00,做青结束,开始炒青。

武夷岩茶炒青主要是把前阶段做青过程已形成的品质相对地固定起来,师傅说这是个纯化香气的过程。

茶农老友家的炒青工具可在恒定的高温下完成团炒、吊炒、翻炒三样主要动作,来达到品质要求。

炒青较为重要的一步是,茶青取出后,要及时放置在竹筛上摊晾,并揉捻。

炒青的过程是较为快速的,若是炒青速度过慢,茶青容易炒焦,会严重影响后期的滋味。

炒青过后,继而进行揉捻。

揉捻,就是在下图这样的揉捻机中完成。这转速,堪比旋转椅。盯着看一会儿,眼睛花了。

瞧见没,速度快到镜头模糊。

茶友们别看晕了哈。(友情提醒:别一直盯着揉捻机!真的会晕!)

凌晨3:00—清晨6:00,茶青的头次烘干。

完成炒青后的茶青要进行烘干,这个步骤是极为耗时的。

烘干机内部有八层的传送带进行高温烘干,李麻花见制茶师傅将温度调制为130℃。

他说:“这种高香茶,不能温度过高,一般武夷岩茶烘干的温度都在115-150℃之间。”

做茶工人需要将茶青均匀的散落在传送带上,然后滚动输入烘干机内完成烘干。

做茶师傅在一边监着工一边说道:“不要为了赶时间,要铺的薄一些,不能太厚!”

不得不说,一泡好茶的出现,真的是要步步为营!

眼看着是最后一竹筛茶了,李麻花正要兴奋一把呢,茶友老农说:“还有第二波烘干呢!”

“啥?~还有一波?”我打着瞌睡说。

“不过,你可以先去睡一觉,第二波中午十二点才开始。”

原来是这茶青的走水还没达到现阶段的标准,茶青的水分要一步步的流失,这样才能让叶片逐步吸收茶梗中所含有的香与水,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

次日清晨6:30—中午12:00

将经过第一波烘干的茶青放置在竹筛上,让它们降降温,体内重新进行微妙的化学变化。

这时,大家也能补个觉,充个电了。

呼,老茶农接班来了,麻花赶紧上楼,在躺椅上补个觉。

中午12:00—下午3:00,茶青再次烘干。

静置三小时左右的黄观音,花香阵阵,这香气,比成品茶更加张扬。十里开外都能闻到呢。

此时李麻花闻到的花香,是甜的,像是栀子花,顿时就感到了一种特有的幸福,我与黄观音之间的幸福。

第二波的烘干准时开始了,依旧是工人铺茶,师傅监工,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配合得当。

当最后一竹筛茶青完成二次烘干后,本次采摘的黄观音才算是完成了它的半生缘。

而后等待它的,是严格的挑选。把毛茶中的茶梗、黄片、老片、杂质等,通通挑拣出来,而后再进行炭焙。

制茶过程中闲聊,在这位制茶已有大半辈子师傅口中得到了一句金句:“想要把茶做好,就要让茶舒服!”

“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别看老师傅没读过什么书,但是这道理可是真真切切。

生活中,为人处世来得舒服,那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犹犹豫豫毫无标准,那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了。

就拿做茶中鲜叶的走水,若是只求速度,将温度调高,分分钟水分蒸发,这茶能舒服吗?成茶后的口感也就不难想象了。

别只看武夷岩茶当下的市场欣欣向荣,走货神速,这功劳可是来源于一批精益求精的做茶师。

他们没有直面市场的诱惑,安于本分,用心做茶,让每一片鲜叶都得到最舒服的待遇。

经36小时制作的黄观音,享受过最舒适的待遇,已是飘香四溢。

这还只是它前半生的塑造,经过反复的毛茶品尝,制茶师傅会采用最为合适的火功进行烘焙,将黄观音的水与香都调整为最佳!

除了这36小时的初步加工,还需多少小时才能喝到成品茶?这将是个庞大的时间数字!

来之不易的黄观音,赶快来期待一下吧,茶友们可要且喝且珍惜!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摩崖石刻简介

紫檀佛珠手链市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