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光威复材的华丽转身:从鱼竿制造者到碳纤维领导者

01-18

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光威复材(300699)日前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9年全年净利润为5.01亿元-5.39亿元,同比增长33%-43%。

作为国内碳纤维的龙头企业,光威复材营业收入围绕碳纤维展开,其业绩进一步提升主要归功于碳纤维和碳梁业务的稳定增长。经济导报记者查询该公司历年年报发现,其近5年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研发投资占营收比重始终保持在14%以上。

光威复材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2002年之前,它从乡镇小厂起家,发展成全球渔具界“航母”;2002年之后,它因自主研发碳纤维材料而成为民营企业中的“拼命三郎”。大额研发投入,曾让公司一度濒临倾家荡产。但光威复材创业者们抱定打破外国垄断、实现碳纤维国产化的科技强国初心,用10多年时间完成了公司蝶变。

  早在1987年11月,在威海市田村镇政府参与乡镇企业管理的陈光威,接管了一家濒临倒闭的镇办工厂。为给这个小厂拼出一条活路,几经调研,陈光威决定将小厂的主体业务转为鱼竿的研发生产。从零起步,经过十余年时间,光威就将鱼竿这门生意做到全球销量最大。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材料行业的发展,鱼竿的主原材料也实现了“三级跳”,进入碳纤维时代。不过,碳纤维的采购却是“道阻且长”。

“碳纤维除了用于鱼竿生产,还可以用在军工领域,进口受限明显。虽然我们当时只生产鱼竿,用的是普通民用碳纤维,但供给方不放心,几次派人来查看,要确认是否将碳纤维用在了鱼竿生产上。”光威复材有关人士表示。

  陈光威不甘心被人卡脖子。1998年,他提出了跳出鱼竿的“院墙”,围着“院墙”转的战略计划。这个计划,就是要自己搞研发,建设自己的生产线,生产鱼竿的原材料——碳纤维预浸料。为此,光威打破封锁,从国外某公司进口了中国第一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初步积累了研发优势,也给企业带来了第二个发展契机。

  2002年前后,受益拥有自主研发力量和先进的生产线,光威收获了可观的利润,为打破国际垄断,又成立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期间承担了20余项863计划及各部委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并承建了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起草了《PAN基碳纤维》和《碳纤维预浸料》的国家标准等。2017年9月,在“二次创业”15年后,经过业务分拆后的光威复材,在创业板上市。公司2017年、2018年营收分别增长49.92%和43.73%,净利润分别增长19.1%和59.07%。其中,民用领域的风电碳梁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

目前,光威复材不仅是国内最大的航空航天市场碳纤维供应商,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碳纤维中间制品制造商之一。现有的主要客户包括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主要军方企业、风电领域巨头Vestas及国内外渔具企业等。

宝石鉴定机构

荷兰猪怎么养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