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信阳毛尖”(00362.HK)发布公告,建议将公司英文名称由“Xinyang Maojian Group Limited”更改为“China Dragon Moutai Group Limited”,并采纳“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的中文第二名称,以取代现有名称“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一时间,该消息立马蹿上热搜。
投机性改名行为在资本市场并不少见
这么赤裸裸的改名,连外行都能一眼看出,这是为了蹭如日中天的茅台的热度。
其实,这不是“信阳毛尖”第一次改名了。
乍看“信阳毛尖集团”这个上市公司名字,很多人肯定以为,它是大名鼎鼎的“绿茶之王”信阳毛尖的生产商,但“信阳毛尖集团”其实是做化工起家,其前身是“东君化工”。
2002年12月12日,该公司正式更名为“大庆石化”,2007年8月公司又改名“中国天化工”;2018年11月,公司更名为“信阳毛尖”。
去年3月26日,“信阳毛尖”公布,董事会建议将该公司英文名称由"Xinyang Maojian Group Limited"更改为"China New Economy Group Holdings Limited",该公司第二名称由“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新中国经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但此后没有下文。
这让人不禁想问:不想蹭茅台热度的“信阳毛尖”,不是好化工企业?
事实上,变更企业名称,炒作、蹭热度、刷存在感的事情,在资本市场并不少见。
自2014年以来,剔除恢复上市和部分业绩发生变化的ST股名称发生变化以外,沪深两市股票名称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数量高达百余只。
这当中,有些更名的确是主营业务变化,或重组成功、大股东易主,这类更名属于正常。
不过,有些改名则是投机性的,或是为了让人忘记自己的前身,洗脱之前不好的名声;或是在主业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蹭市场热点,以往以此带动股价上升。
这类更名,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新业务未实际开展或占比较小而变更证券简称。
二是变更后的证券简称未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等情况。
三是变更后的证券简称过于概括,用字、用词过大,例如有的公司主动向“中字头”靠拢。
四是变更后的证券简称与现有其他公司证券简称过度相似。
比如,2010年,有色金属大热,资源股更名就“粘金带银”;2015年,P2P风靡一时,多伦实业更名为匹凸匹后连续多天涨停,但其实他们并无该业务。
又如著名的神州高铁,最初叫亿安科技,后来改名叫宝利来,在收购了北京新联铁后,主业虽然不再是酒店旅游业,但也只是轨道交通安全运维行业,却叫了个大气的名字:神州高铁。不知情的人一听,恐怕以为“铁总”的高铁上市了。
所以,有网友讽刺,你要是收购了一个油田服务公司,难道还要叫“中国石油”?
这次“信阳毛尖集团”改名,也属于这个套路。“信阳毛尖”的全资子公司牡丹江龙晋酒业收购了北京耀莱龙微酒业,而这家公司的业务伙伴上海高诚,又是卖名酒的,所以改名中就带有“茅台”二字。
当然,也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并非所有更名都能引发股价上涨。
比如,天沃科技原名张化机,主营业务为重工业领域的非标压力容器制造,在收购游戏装备、账号交易平台5173后,以为自己傍上了网游概念股的光环,改名为天沃科技,可市场并不买账,14个交易日内下跌近20%。
湘鄂情也是如此,改名为高科技感的“中科云网”后,并未挽救其颓势,变为了ST云网。
但总体而言,一些公司更名的行为,外界看似有点无厘头,却往往能带来实际利益。相关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发布更名公告后,持股30天平均涨幅达10.07%,持股20天上涨概率达68.57%。
抑制奇葩更名行为,需要健全的机制和成熟的投资者
所以,这些奇葩更名背后,反映了资本市场尚有不成熟的地方,让这些上市公司改名投机的行为有了可乘之机。
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的规则有漏洞。上市公司因为趋利而改名,看起来很大的事,但以前操作起来并不复杂,证监会和交易所只做形式审查。开个董事会,2/3以上的董事同意,提交证监会,获得批准即可。在交易所这边,只需填申请表,提供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更名的证明、上市公司的相关公告即可。
不过这个局面已经改变了,2016年,深交所发布了《变更公司名称备忘录》,上交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都对上市公司更名做出了相应的规范与指引。
上交所的《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就规定,上市公司未变更企业全称、未调整经营范围或未修改公司章程的;新业务尚未取得营业收入的;开展新业务已取得营业收入,但相关营业收入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低于30%的,原则上都不得作为证券简称。
这些政策,明显就封堵住了大多数投机性改名。
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还有进一步成熟的空间。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股价归根到底在于自己的业务强弱、利润多少。在价值投资越来越成为主流的时代,更是如此。
频频改名会损害自己的商誉,是为了短期利益损害长远利益,应被投资者鄙弃,但现实却相反,往往会得到追捧。
所以,中国的投资者也应该更加成熟、专业、理性。有了健全的机制,再加上成熟的投资者用脚投票,方能从根本上抑制奇葩更名行为。
□刘远举(专栏作家)
编辑:陈静 校对: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