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消失的报刊亭:城市记忆的渐行渐远

07-06

消失的报刊亭:城市记忆的渐行渐远


如果要在这个城市里找三位最熟悉的陌生人

电话亭、邮筒,报刊亭当之无愧

前两位基本已经淡出视野

唯独报刊亭,悄咪咪地在换脸


它们就像一枚小小的寄居蟹壳

在那些不经意的时光里

换了背负的人,换了生活行进的方向

在下宁桥的地铁口,一家报刊亭驻守10年有余。



基本维持着报刊亭的原始模样,狭小的空间里杂乱有序地摆放着花花绿绿各类报刊杂志。许多新进的杂志,于我们而言已经十分陌生了,但是视线所及之处仍然时不时地蹦出几个十分熟悉的刊物名称,《读者》《青年文摘》《萌芽》《知音漫客》《故事会》《花火》《意林》……




老板不是杭州本地人,10几年前盘下这家地段优质的报刊亭,直到今天。曾经繁华喧闹的高教园区随着几个校区的迁移,寡淡了起来。人少了,车少了,报刊亭也少了。老板说,现在方圆10里之内应该就这一家正经卖杂志的报刊亭了。


实际上,截至2019年11月,杭州报刊亭总数量下降到245个,其中仍在营业的只有175个。多数报刊亭,都没能躲过互联网和手机带来的阅读革命。就连报刊亭的老板也摸着脑袋,不太好意思地说道,“我平时也是看手机多,基本上不看杂志,偶尔看一下报纸。”



如今的报刊亭入不敷出,一天卖得多的时候也不过十几本的销量,一本也没有卖出的情况已经是家常便饭。为了维持生计,除了在报刊亭售卖玩具饮料、租借充电宝,老板还不得不利用晚上的时间打份工,补贴家用。


这道城市文化的风景线,会就此没落吗?


2016年,杭州主干道一些报刊亭拆除后,附近居民的文化生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杭州邮政对报刊亭附近资源进行专题调研,决定尝试对报刊亭进行统一改造提升。


同年,杭州邮政在武林广场东跑道口,投放了全国首个无人智慧报刊亭,购买者只需点击触摸屏,选择报刊名目及支付方式,就可以从箱内自动开启的小格里取到所需报刊,付款方式支持微信、支付宝和投币。


(图源浙青网)


全新的形式,让这个报刊亭一度成为“网红”。但是,几年过去,热度下降,现实重回眼前,纸媒的萧条使得智慧报刊亭走向了“废弃”。现在的智慧报刊亭,经历了第二次的转型升级,与其叫报刊亭,更适合被称作“便民服务站”或者“街边早餐铺”。



要说这家便民亭与传统报刊亭有什么相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还保有两摞不高的杂志。而剩下的四五平米的空间里,儿童玩具占据了“半壁江山”,烟水饮料、零食、雨伞、纸巾、充电头也是应有尽有。


店主张老板经营报刊亭已有13个年头。从在家乡摆地摊兜售报纸杂志,到来杭租下自己的第一个报刊亭,再到受G20峰会市容整治影响辗转搬迁,张老板见证了报纸杂志生意由盛转衰的过程。


“以前报纸杂志很好卖的,现在生意差多了。要不是刚好在眼科医院的门口,小孩子多,店里的玩具也不好卖。”


谈话过程中,偶有几位客人来买水。等待父母付钱的小孩可以美滋滋地对着自己喜爱的玩具打量上一会儿,而路过的孩子,就只能紧紧跟着大人的步伐,不舍地向后伸长了脖子。


“师傅,有报纸吗?”

“报纸?没有了。”


来自一位中年女子的问询声犹如天降,打破了报刊亭片刻的安静。面对这个场景,我们心里微微一颤:原来,还是会有人想要来买报纸的。只是,这家报刊亭里已无报纸。


古墩路上兰桂花园门口有一家小小的报刊亭,从侧面看不显山不露水,但正面看去却是另有天地。


门口陈列的是一小朵、一小坨的多肉,两侧则是吊兰、龟背竹、琴叶榕等中等大小的盆栽,地上则是更大型的绿植。报刊亭里侧则是各种壁画、标本、茶杯垫等植物主题的手作工艺品,只有两侧还有几份《南方周末》、《读者》等报纸杂志。报刊亭下方的标牌写着不太显眼的几个字“书与自然 艺文小铺”


现任“亭主”朱姐从去年起接管了这家报刊亭,“我不想卖报刊,养绿植做手工是我从小的爱好,这是我喜欢的艺术。现在想看看能不能趁这个机会把爱好转成事业。”


附近不少园艺手工爱好者都是朱姐的顾客和朋友,时不时会来花草亭讨论切磋。为了吸引路过的潜在顾客亭里的盆栽也很实惠,在10-40元之间不等。不一会就有顾客提着盆栽上门,来向朱姐讨教养护方法。



在我们在亭边停留的时候,朱姐边和我们聊天边在亭子里做她的滴胶杯垫,里面是枝叶的标本。朱姐的下一步是把自制植物主题的文创用品推向更多人,正如她在朋友圈写的“自然的,是最美的”以及“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在把报刊亭变成自己的裁缝铺之前,李阿姨在胜利小学门前的缝纫一条街为附近的住户修修补补十多年了。直到缝纫一条街拆掉,李阿姨才辗转来到天福花园的报刊亭重新开张。


作为从业二十多年的老裁缝,李阿姨手艺很好,收费也很实惠,有一批很忠诚的老客户。“有人买了花布让我做裙子,还有客人原来住在这里,后来搬到小和山,老远了,照样要搭公交过来让我改衣服,那边的裁缝他不认识,不习惯咯。”



杭州夏天闷热,蚊虫也不少,问及李阿姨为什么不索性让老客把衣服寄到家里处理,她说‘我的客人好多都老人了,用手机啊发快递啊不习惯的,有些根本不会,一定要有个朝外面的铺面的,这个报刊亭他们都找得到,就很合适。”


李阿姨一般一天都坐在铺子里,她说“好多老客人认得我,这里一圈人我也认得。”因为怕附近的老人不知道去哪买口罩,多年以来也一直依赖这家报刊亭获得新闻,李阿姨甚至为来裁缝铺的人准备了口罩和报纸作为“副产品”,为他们保留了最熟悉的途径。




李阿姨、报刊亭,和周围的小区已经生长在一起,是一个陈旧但稳定温馨的世界。新媒体、网购、商场的即买即改都与这个小世界无关。哪怕报刊亭的消失代表了时代正在剧烈变化,但李阿姨和她的老顾客们依然努力维持着它生态的运转。


被贴上“全杭州面积最小”、“首家报刊亭咖啡馆”的标签后,马市街的“Too Emotional”咖啡馆便成了“新晋网红”。


在靠近人行道的一侧,传统“邮政绿”的悬窗向外推开,延伸出的木板是仅有的桌子,门前的马鞍凳也只坐得下一人。店内,暖黄色的灯光晕染着一切;店外,只要一抬头,便是一片绿郁葱茏。



在这家“报刊亭咖啡馆”开业以前,店主小尚就已经和咖啡馆打了6年交道。无论是在辽宁大连,还是在云南大理,他都一直专注于咖啡制作工艺。为了适应报刊亭的现实状况,小尚为“Too Emotional”选用了功率最小的La Marzocco单头咖啡机,每次只能做一杯咖啡,但是咖啡重在质量而非数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报刊亭,干净整齐地摆放着lamarzocco的咖啡机、明治奶、专门拼配的豆子,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面包的位置。“Too Emotional”的生意很好,咖啡售价在15-25元不等,平均每天能卖出90-100杯咖啡,最好的一天可以卖出130多杯。


“如果之后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内部的设施也都还不错的亭子,我们应该还会再开新店吧。”对于未来是否会开设更多的报刊亭咖啡馆,尚心宇已然是“正在计划中”的状态。



在人手一屏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足不出户便获悉世界万千。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长大了,我反而愈加想念起那些个奔向书店、报刊亭的日子,那个时候手里攥着一本最新刊的杂志就是班里最潮的人。只是,数不尽的年月里,我们伴随着时代的巨变渐渐遗忘了这些曾让我们快乐的小瞬间,而伴随着遗忘,报刊亭“识趣”地离开了我们的视野,逃也似地投靠了城市最隐秘的角落。


或许,它们有些依然在,有些不在了,又或换了新衣。总归,这个小小的窗口曾经是、现在是、未来也一定是,投影城市文化生活最有人情味儿的一块幕布。

元代青花瓷器图片

紫砂杯好坏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