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西夏)
今天看到一则#钱币与猴票#相似度讨论的热帖。(古泉园地)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近年常常被人挂在嘴边的“邮票收藏的现在,就是古钱币的将来”的一种悲观论调。
关于钱币是否会步邮票后尘,
在这条热帖中,
玩家们给出了很多有力的反击。
如古钱币不可再生,而邮票是印刷品;又如邮票的收藏文化底蕴,与古钱币不可同日而语等等。
确实,两者没有太大的可比性,古钱币,也不可能步邮票收藏消亡的后尘。
但当下古钱币所呈现的价格,人口,公信趋势,也不由得让人担心,
古钱币此番能否走出周期性的下跌,
古钱币收藏的未来,又是否光明?
1
此刻的古钱币
作为一个超过十年的古钱币玩家,
眼下的情况,其实是心知肚明的。
尽管明面上的市场尚好,但呈现的两极分化,对深陷经济桎梏的玩家的并不友好,
连年爆雷的打击,不仅劝退了大量的新人,也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玩家敏感的神经。
很多抛出来的势头,
是有“邮票”像的。
比如很多钱币的价格,回到了19年前,
同样的钱币(非极美品),比之去年、前年,都在阶梯式的降价。
甚至有起拍价都无法成交的情况,
大抵是考虑到手续费和邮费,已看到越来越多的小品种连10元都没人出价了。
又比如各地古玩市场的萧条,
各地古玩市集不仅少有钱币,更不见00后的身影,
几乎全盘网络化的趋势下,受于渠道封闭,玩钱币的新人也越来越少。
我想就是再乐观的古钱币玩家,也很难说现在的市场有多好。
不离不弃不过源于执著的热爱,
坚持购买也不过是尚有维持的能力。
苦苦支撑更是还在寄希望于环境的好转,等待下一个红利的周期...
(清·咸丰通宝)
2
乐观与悲观
也有人对未来是不担心的,
“周期论”的持有者认为,钱币一直有五年或十年的涨跌周期,
他们能拿出近20年的实例,并且告诉我们,下一次暴涨,就在几年之内。
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放水论”的持有者认为,钱币的行情连锁于整体的经济环境,
只需美元降息,或者政策放水,钱币就会水涨船高,到时候康熙罗汉1万一个,都不会意外。
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也是耐心等待。
当然还是“文化底蕴论”,“钱币门槛论”等等,
我也是这些论调的支持者,
毕竟即便不关心钱币的未来,这些也会涉及到将来的行情,与我们有切身的利益关系。
但如果心系钱币未来,
能够投过现象看本质,现实就不得不让人担心了...
头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新人问题,
我之前专文提到,传统钱币市场,几乎看不见比笔者更年轻的人了(笔者也32了)。
而即便是专项古钱的交流会,
我近几年虽能见到一些00后,但挑主梁的,也多是我们这些奔四十左右的80后、90后,
几乎很难看到新的面孔。
诚然,多数00后都已转战网络,但是跳脱过实体、不接地气,他们的未来,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比之新生力量的问题,
摆在我们面前更严峻的,我以为是这次“周期论”、“放水论”可能并不现实。
前面有基建开发,网络时代,文化自信,直播兴起的推动,
而现在,网络不再新鲜,直播已经玩烂,没有了大兴土木,没有了文化传承,
以及更要命的,我们的兜里,已没有从前宽裕,
我们也看不到,可能比从前宽裕的契机。
新生力量不过是或多或少的问题,
新的钱币环境,才是更值得担心。
(钱背)
3
我看到的钱币未来
通过以上种种,其实我们可以对钱币的未来,做个大胆的预测。
首先可以肯定,钱币不会步邮票的后尘,不至于无人问津,无人收藏。
但大多数普通的钱币会逐渐的降温,
普通且海量的钱币,如果没有市场认知、品相加持,不排除可能会出现邮票现象。
其次,钱币的两极化会越来越严重,
包括但不限于极美品的天价,残次的无人问;圈内的封闭垄断,圈外人的难以入场;有钱人的迅速进阶,普通人的无力维系等等。
其三,小股新势力和大量老龄化,
接下来的新生力量,就是在读、没有收入概念的学生(虽然数量不多,但只能靠他们了),
80后、90后已经完成了房车指标(或实现财务自由),已经成功转型为职业币商,已经有稳定收入者。
退休人员或也能占上一头。
其四,圈外商用、认知,造假的大面积维持。
商用一般指五帝钱,银元等,
认知就是靠清钱,半两,五铢,开元,
这些尚能出圈的,将会在圈内规模缩小后,持续为这个行业续命。
造假泛滥也将势不可制,一方面是传统古玩市场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也将是不少圈内人的生存需要了。
其五,长萧条结束,大水漫灌。
当新的支柱产业出现,文化的不断复兴繁荣,政策的透明利好,拥抱文明,人人眼里有光。
那么新的钱币收藏时代,就会到来。
(南宋·淳祐元宝)
最后,我想说,
我相信古钱币收藏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眼下不过是阶段的挫折罢了,
比起前辈们在上个世纪的艰难,
我相信周期结束,钱币繁荣,有生之年可以看到...
当然,其实想未来也没有用,
很多事情非我们人力所能改变,
人生不过几十年,取悦自己,爱我所爱,
钱币还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