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毕研杰,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著有散文集《人在旅途》《生活琐记》,主编《阅读训练精编》《当代教育论坛》《青春留影》三部,参编《写作训练精编》《写作导引》等十余部。有诗歌、散文、小说约三百篇(首)散见于全国各级报刊,指导的学生作文有200余人次公开发表或获奖。
浙江游记系列7:
游富春江,访严子陵钓台
——漫谈高士严子陵
文/毕研杰
这次到富春江旅游,我心中游览的一个重点就是“严子陵钓台”。
严子陵钓台位于桐庐县城南约15公里的富春山麓,是富春江上的一个主要景点。 严子陵钓台是东汉古迹之一。因东汉高士严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的征召,拒封“谏议大夫”之官位,来此地隐居垂钓而闻名古今。
严子陵钓台景区由东台、西台、严先生祠、石坊、碑园、钓鱼岛、谢翱墓组成,主要景点就是东西两台。东台为严子陵垂钓处,有巨石如笋,传为严子陵以此来支撑钓竿。石亭为乾隆年间所建,很古朴。钓台的碑文中,记载着这位不慕富贵,不媚皇权的隐士,以及他曾把脚搁在皇帝肚子上睡觉的逸事。在此远眺,可以看到青山拥春江,优美如画卷。西台亦称谢翱台,南宋遗民谢翱曾在此面北痛哭,以祭奠爱国英雄文天祥。西侧沿江新建了严先生祠堂,祠内立有宋代范仲淹所撰《严先生祠堂记》石碑一通,文中“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之名句流传至今。
至于景点,我没有太多要说;但对高士严子陵我却想谈一谈个人拙见。因为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地方名人的诸多碑刻和诗文,均是称颂严子陵之高洁风骨,对严子陵屡次躲避光武帝刘秀之邀而隐居乡野赞美有加。对此,我内心多少有点困惑。
光武帝刘秀起兵时正值王莽改制天下大乱,形势不明,前途未卜,严子陵为逃避灾祸而选择隐居尚可理解。但刘秀登基统一天下后,国家由乱到治,正是用人之际,严子陵却一次次逃避征召,甚至刘秀诚心诚意的盛情相邀,可他仍设法逃避,那他的才能何以让天下人知晓?他的政治理想何以让天下苍生得福祉?如果说是怕“伴君如伴虎”,将来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测而干脆“敬而远之”,这似可理解,但他又没半点暗示,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作”传世,我只看出他一次次的逃避征召,却没有看到他在任何方面的惊世之才,这倒使得他的才能多少让人(至少是让我)有些怀疑。
他不同于渭水畔垂钓的姜子牙(前1156—前1107)。殷商政乱,民不聊生,姜子牙隐居于蟠溪峡是静待时机,他的“直钩垂钓”明显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名”!年逾七旬(有说72岁有说80岁)的姜子牙被周文王访得而重用,后尽展平生抱负,辅佐文王灭商建国,后被封齐国,树“千秋伟业”,人颂“太公”。
他不同于濮水垂钓的庄周(前369-前286)。庄子谢绝楚王的高位是因其生活于战国中期,社会动荡,各诸侯国相互攻伐,人民生活穷困潦倒,而统治阶级却荒淫无道。庄子濮水垂钓,既是为“远祸全身”,也是为静心治学,他没有接受楚王的征召而甘愿“曳尾于涂中”与鱼鸟同乐,却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皇皇巨著《庄子》,成为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不同于隐居隆中的诸葛亮(181-234)。诸葛亮隐居隆中是为避乱,在乱世之外的一方清静之地,他一面读书治学,一面冷眼旁观“天下局势”,所以才有刘备“三顾茅庐”时“三分天下”的一番高论而赢得刘皇叔的厚爱。诸葛亮出山后亲助刘备南征北战:南征则七擒孟获,安定南方;北伐则五讨曹魏,威震曹营;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世人领略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卓越才能!
他也不同于“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365-427)。陶渊明出身于仕宦世家,早年也曾积极进取,期望仕途有为,但他所处动乱时代,朝政荒淫,民不聊生,东晋士大夫又隐逸成风,他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带着矛盾心情“挂印而去”。在他的笔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使得那些曾经艰苦的田间劳作也一下子充满了诗情画意。
他倒有些像许由(约前2155-?)的传人?据皇甫谧《高士传》载:尧想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仅不接受,还认为这些话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赶紧去水边洗耳,并逃往箕山,自耕自食。许由淡泊名利的气节赢得后世尊崇,被后世尊为隐士鼻祖。
我们知道,尧舜禹三皇时代是一个“天下为公”的时代,也就是说君主是“为人民服务”的,若从这个角度讲,“许由洗耳”恰是不值得赞美的,因为他为了自己的自由幸福而逃避了为人民服务的责任!
其实,严子陵所一再逃避的光武帝刘秀,在后世历代帝王中的政绩及口碑还是很不错的:他勤于政事,减轻徭役;他释放奴婢,宽厚待人;他注重兴修水利,发展经济;他裁并郡县,精简冗员……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因其间国势昌隆,又称“建武盛世”。就是这样一位勤政爱民、宽厚待人(严子陵睡觉时曾把自己的臭脚丫压在光武帝身上,人家也没有怪罪他嘛)的君主,严子陵不去辅佐以造福天下苍生,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逃避,我认为这就有些“逃避责任”之嫌了。
当然,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严子陵屡次逃避皇帝任用自有他的理由,他被后世称为“高人”,享受一代代祭奠,也自有其中的道理。但我始终不解:难道屡被统治者征召而不听,朝廷一次次聘用却不为就是“高士”?北宋名臣范仲淹称颂严子陵为“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对此也不十分赞成:一个社会,对那些愿意“为人民服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积极入世者,我们应该赞扬;对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进取者,我们也应该称颂其精神;本可以辅佐君主,让其人民生活更好却不愿出仕的人,我们也不反对,因为这总比“助纣为虐”要好,却不可以高声赞扬。
所以,对严子陵高声赞美的人给我的感觉是:要么是其生活于一个混沌的时代,借此为自己寻一方清净之地;要么是自己仕途遭遇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顿挫折,借此为自己的内心找一处隐居之所;当然,也可能确实有追求自然闲适生活的高人存在,山水田园就是他们的精神栖居地……
我个人认为:我们每一个朝代,既需要积极入世者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如伊尹、管仲、张良、诸葛亮、魏征、刘伯温、包拯、海瑞等历代贤臣,但也不反对那些出世者为追求自己的精神自由而隐居避世,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老子》《庄子》《归去来兮辞》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多元发展。
严子陵钓台面对的是一处纯美的山水,山清水秀,天朗气清,真是一处绝佳的“世外桃源”,这里也很适合我的性情。可我只是很欣赏这里的美景,却绝对享受不了这里长久的孤独,所以我可以来此游览却不会久居。因此,我只是个普通游客而不是什么世外高人!
我不知道熙来攘往的游人,你为什么前来!
注:因对严子陵身世及其生活的时代不甚了解,所以不能真正了解严子陵精神之高洁。本文只是浅谈游览时的内心感受。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