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紫砂壶的来历:你知道多少?

09-03

紫砂壶的来历:你知道多少?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闻龙《茶笺》)

紫砂壶,就像闻龙在《茶笺》中所说的这样,时间越久,越像宝一样,是岁月沉淀出的别样礼物。

所以,养壶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同时也检验一位茶人的用心程度与耐心。

同样,买紫砂壶也是一个烧钱败家的事……但我们甘之如饴。

当你沉浸在买壶、养壶时,有没有想过,紫砂壶是怎么出现的呢?

这就要追溯到1513年,为明正德八年

那一年宜兴的金沙寺,注定是与往年不同的,因为一个学子的借宿,使多年后的我们有了一个败家的项目……

“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

——《阳羡瓷壶赋·序》吴骞(吴颐山的后人)

那年的某月某一天,一位年轻的学子携一小书童到金沙寺借宿,学子名为吴颐山,小书童叫供春。

吴颐山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小伙儿,因为明年要进京赶考,所以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书房里学习读书,不敢轻易出来浪!

但他的小书童供春就没这个困扰啦,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好玩的年纪,很快就和僧人们打成了一片。

供春除了帮主人吴颐山处理生活上的杂事,他其余时间都是和僧人一起,跟着学习一些寺庙的文化知识。

有一天,供春发现寺里的僧人将制作瓮缸的细土加以澄练,做成胎坯,把中间刳空,制成了壶样。

供春也跟着学习,淘来细土,做成了一把“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的茶壶,这把壶便是一片叶子等了几千年的紫砂壶。

▲供春壶

说起供春的主子吴颐山,这个人是真的文人,平时交往的小伙伴有唐伯虎、祝枝山等名人。所以供春侍奉久了,也耳濡目染地学习很多,很有审美眼光。

所以,供春参照金沙寺旁边银杏树的树瘿,做了一把树瘤状的壶。这把壶古朴可爱,造型自然,很受士子名流的喜欢,一下出了名,人们都叫它供春壶

▲供春壶

吴颐山在第二年的考试中,成功取得进士,踏上仕途!但古往今来,做官的人何其多,吴颐山也没有什么壮举,自然湮没于浩瀚的历史中了。

这个小书童可不一样,供春因为这把壶,开辟出一方新天地,他制壶出名后,便自立家门,以做壶为生。后来收了一批徒弟,将自己的制壶技艺流传开来。供春用自己的人生告诉大家:成功的路不只有一条!

紫砂壶的传承历史上,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时大彬,时大彬是宋尚书时彦的裔孙,其父亲也善于做壶,他的制壶技艺,传自他的父亲。

时大彬对作品很严苛的,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强迫症,估计星座是处女座……因为做出来的壶稍有瑕疵,就敲碎废弃,有时候烧出来的壶挑不出一把满意的,就全部敲掉,一把不留。

精益求精,使时大彬的壶越做越好,他擅长用各色陶土,会在陶土中添加砂缸土、碎瓦土,做出的壶“沙粗质古肌理匀”,被后人称为“时壶”

▲时壶

“时壶”造型多样,主要有四方、梅花、八角、僧帽、提梁等型式,造型流畅,风格高雅,妙不可思。

因为时大彬严苛的态度,他做出的壶壶盖、壶身贴合性很好,合上后提起盖子,壶身不坠。

吴颐山的后人吴骞,又一次在《阳羡瓷壶赋·序》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这是紫砂壶历史上的一次转变。

“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陈眉公与琅邪太原诸公品茶试茶之论,乃作小壶”。

——《阳羡瓷壶赋·序》吴骞

意思是,时大彬最初的作品大多是仿制供春样式,全部是大壶。后来,他四方游学,结交了陈继儒、王时敏等文人墨客,与他们品茶论壶,受到了很多启发,开始尝试做小壶。

从大壶到小壶的转变,是紫砂壶历史上的一次很重要的改变,一直到今天,我们的紫砂壶基本以小壶为主、大壶为辅

以供春、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为代表的紫砂壶大师开启了茶具的新时代;之后,紫砂壶经陈鸣远、惠孟臣、陈鸿寿、杨彭年等明清大师的推波助澜,到近现代制壶大师顾景舟时,紫砂壶已经具有颇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紫砂壶除了艺术审美方面,它能流传到至今让我们依旧使用,功用性才是最重要的。它的透气性,在泡茶时,给予茶之真香、真味。

感谢那个顽皮聪明的小书童,让那片叶子,有了最好的归宿!

花钱花太多的童靴,也别怨他奥……

参考资料:

1、《静雅|茶心与演绎文明》,作者 茶仙子鲍丽丽。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马尔济斯犬图片

天然夜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