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史前玉器装饰的土墙:神秘还是真实?

10-21

史前玉器装饰的土墙:神秘还是真实?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上面两首古诗你会背诵吗?以前的你有没有好奇过“瑶台”“玉门”是什么地方呢?

“瑶台”“玉门”频频出现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中。

“瑶台”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以玉为台基,亭台楼阁无不精美绝伦。

图 | 宋·佚名《仙山楼阁图》页,绢本设色,23×23.4厘米 |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门”则指古时帝王所住的宫阙,也有装饰着美玉之门的意思。

古时有“玉门关”,如今有“玉门市”,相传是因古“玉石之路”途径玉门地界,因当时没有统一的通用货币,就以玉石顶交税赋,久而久之积玉石成门,得名“玉门”。

古往今来,人们都只把“瑶台”“玉门”当作传说,少有人想过这些神话典故在古时是否真实存在。而石峁遗址的发现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神话的另一个角度。

图|石峁遗址皇城台|来源于新华社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榆林神木市,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址主体为距今约4000年的石砌城址,城内面积逾400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城址。

图|石峁遗址皇城台|来源于新华社

“藏玉于墙”是石峁文化极为特殊的现象。在城墙修建过程中,石峁人将玉牙璋、玉钺、玉刀、玉铲等嵌入墙体或埋入墙根。

图|石峁遗址玉牙璋|来源于石峁遗址公众号

或许神话中的“瑶台”并不全是古人凭空想象的臆造,而是以史前人将玉埋入建筑城墙的习俗为基础,经过岁月演化,最终成为了人们印象中“以五色玉为台基”的昆仑山神仙殿“瑶台”。

图|清·蓬莱仙境玉石仙台,高130厘米,长117厘米,宽96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藏玉于墙”的用玉观念和做法,与同时期其他史前文化将玉视作祭祀通神礼器的思想十分不同。有专家认为可能是一种祭祀礼仪,表现了石峁统治者希望城址安稳永固的强烈愿望,带有浓厚的巫术色彩。

同时,石峁玉器的特征也区别于同时期其他文化玉器。其通体纤薄,表面光滑,一些大型玉礼器——牙璋的最厚处更是不过三毫米。

图|石峁遗址玉牙璋侧面|来源于石峁遗址公众号

即便是用现代技术对玉石进行切割,要达到如此厚度,也绝对是高难度的工作。

牙璋是一种礼仪性的兵器。《周礼》中有记,“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可以看出,牙璋在古时有着与“虎符”相似的符节功能。

图|新石器时代·玉牙璋,长32.2厘米,刃宽7.3厘米,柄宽4.5厘米,厚0.7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牙璋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山东龙山文化时期。但除龙山文化外,河南二里头文化、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陕西石峁文化均出土过牙璋。虽细节有区别,但整体器型相似度极高。

华夏的史前先民为什么会在不同地域中不约而同地生产和使用相似形制的玉礼器?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看法吧!


总监制:张筱曼

监制:邓莫南、王菁菁

责编:彭锋、韩丹

撰稿:李唯嘉

编辑:刘梦迪、李唯嘉

青花瓷图片绘画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真品图片